
11月4日,为深度推进乡村振兴,破解特色产业发展瓶颈,安国市老促会聚焦东崔章村“酒曲酵面馒头”产业,由会长焦新年牵线搭桥,邀请河北农业大学李慧静教授团队进村开展现场技术指导与试验,以科技赋能传统美食,用产业升级带动村民增收,将乡村振兴的“蓝图”转化为“实景”。
安国酵面馒头加工工艺是保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比普通馒头制作工艺复杂,吃起来更有韧劲,口感更佳,是远近闻名的美食和馈赠佳品。此前,东崔章村酒曲酵面馒头受困于传统工艺无标准化体系,发酵剂配比、发酵时间、环境湿度等关键环节全凭经验,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严重制约产业发展。针对这一核心难题,安国老促会焦新年会长多次实地调研,精准对接村民需求后,力邀李慧静教授团队加入。团队在传统做法基础上,经专业调配改良,带来专属酵母配方,围绕发酵工艺优化、口感稳定提升等关键环节展开试验,结合不同小麦原料特性实时调整工艺参数,将“凭感觉”的传统步骤转化为“可量化”的标准流程,手把手向村民传授标准化制作技巧,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生产中稳定性不足、风味不均的问题,为产业规模化铺路。
李慧静教授是小麦加工领域权威专家,长期深耕粮油食品加工与储藏研究。此次帮扶不仅精准保留了东崔章馒头独有的传统风味,更通过科学配方与标准化工艺,大幅提升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为该村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奠定坚实基础。
安国市老促会将以此次技术试验为起点,重点落实三项行动:一是持续深化与河北农大的合作,推动“酒曲酵面馒头”标准化工艺落地,协助东崔章村制定产业生产规范,确保技术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产能;二是聚焦品牌建设,进一步优化馒头产品设计包装,依托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商超渠道,拓宽销售半径,让传统美食走向更广阔市场;三是开展技能培训,组织村民参与标准化生产实操演练,培育本土“懂技术、会经营”的产业带头人,真正实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的增收效应,以特色产业振兴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保定市老促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