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河北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红色河北

“武强”更要“文强”

发布日期:2013-03-01 信息来源:老促会 信息访问量:?

——武强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调查

武强县是革命老区,又是享誉国内外的年画之乡。几年来,武强县委政府紧紧围绕“文化强县”的建设目标,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产生了让人叹为观止的“武强文化现象”:德国GEWA、美国CONN·SELMERT等国外知名乐器公司前来投资建厂,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学院来联合办学,吉他节等大型音乐活动成功举办…… 高亢嘹亮的文化强音正在这里奏响。

武强县在一没产业基础,二没交通优势,三没人才资源,四没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如何创造了这样的文化奇迹?近年来,武强县抓住国家重点发展文化产业的大好机遇,以西管乐器产量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河北金音乐器集团为基础,拓展文化产业新布局,全力推进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让文化迸发出巨大能量。

龙头带动,实现由“独奏”到“合奏”。河北金音乐器集团是武强生产西洋乐器的一家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长为拥有8家子公司、职工2300多人的大型企业集团,其西管乐器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2007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经营发展遭遇瓶颈,武强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出资50万元聘请清华大学企业管理研究中心专家为公司“把脉问诊”,为企业量身打造了一整套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程序,构建起规范、高效、有序的管理机制,使公司实现了二次腾飞,年纳税金由原来的500万元直接跃升至千万元。在金音集团的辐射带动下,武强乐器产业迅速裂变,出现了由“独奏”到“合奏”的喜人局面,各类与乐器生产制造相关的小微企业雨后春笋般建立成长起来。全县纳税10万元以上的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达到19家,从业人员4000多人。2011年,全县乐器产业增加值达到2.3亿元,占全县GDP比重5.4%,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规划引导,打造完整乐器文化产业链。武强立足乐器产业基础,以“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的发展思路,坚持围绕金音做产业,围绕产业抓文化,重新构筑县域文化产业布局,确定了把武强建设成为乐器产品生产、乐器物流配送、国内外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享受及创作音乐、中国和国际举办大型音乐节“四个基地”的发展定位。依托金音集团的品牌优势,武强通过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先后引进了德国GEWA、美国塞西里欧和北京璐德文化艺术中心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同打造具有完整乐器文化产业链的中国武强国际乐器文化产业基地项目,并决定重点抓好音乐小镇,璐德国际艺术学校和乐器文化产业园三大板块的建设。

创新思维,以创意促发展。为发展文化旅游,武强“无中生有”,从去年开始,着力打造“周窝小镇”。武强聘请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对周窝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并邀请北京璐德文化艺术中心加盟,投资1.8亿元,将小镇内沿街店铺承租,统一包装,新建音乐吧,咖啡屋,音乐饰品屋,名人堂,音乐制作室,中外乐器博物馆和音乐广场等娱乐休闲场所,吸引国内外音乐家长驻武强并进行音乐创作。武强还把古老的年画艺术“搬到”小镇,进行印刷,展演,将年画文化与音乐制造、音乐演绎、休闲完美结合。去年8月,武强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五届吉他文化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吉他爱好者。今年,武强还将承办河北省第二届管乐展演,举办第六届中国吉他文化节,并将举办国内第一大麦田音乐节。

人才培训,是武强县发展文化产业的又一法宝。定位于培养世界高端音乐人才和师资力量,武强与中国吉他学会、北京璐德文化艺术中心联合,并与世界最高音乐学府——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合作,聘请国内外著名艺术家,为学生进行音乐方面的培训。璐德国际艺术学校成为我国音乐人才的一个重要输出基地,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更高学府深造,今年3月份就有两名古典吉他专业学生被维也纳音乐学院录取。

武强县充分发挥年画、乐器两大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带动了武强县的文化建设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目前,已建成全市首家3D数字影院并投入使用,全县6个乡镇全部建立文化站,168个村建起了农村书屋、书法协会、书画社、京剧社、河北梆子剧团、梅花拳协会等各类民间文体组织达到180多个。同时,不断创新文化服务载体,提升服务功能。精心组织了“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健全了“三下乡”活动长效机制,着力打造“魅力武强”文化品牌。

(武强县老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