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室成为“红色课堂”,学生们时时处处可以在老区精神的氛围中徜徉;当报告厅成了“老区故事汇”,学生们在英烈故事的感召下流下热泪;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融入了校园学生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全国老区宣传特别贡献奖、全国老区文化传承奖获得者李兆新在二中报告厅讲老区故事
海兴县第二中学是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历史名校,早在1929年春,中共盐山县委书记胡恒熙来高湾一带在教师队伍中建立了中共勤丁支部,1932年秋,中共津南特委书记刘格平又在勤丁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共高湾区委,1938年冬建立高湾区抗日民主政府,之后建立高湾中学,1965年海兴建县后,高湾中学迁至海兴,更名为海兴第二中学。作为海兴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熏陶的地方,尽管校名更迭,但这份红色基因却一直在学校薪火相传。
有着红色文化传承的第二中学学生
红色是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是引导学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接班人。校长张洪伟表示,在打造学校特色品牌的今天,我们把“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校园”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坚持“平安为首,质量至上,特色发展,和谐创新”的办学理念,实施红色历史育人、红色队伍育人、红色学科育人、红色环境育人,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校园。为学生“树魂、立根、打底色”。让革命的星火闪耀在学校的角角落落。
“我从《老区发展史》书中和《海兴记忆》电视片中深深体会到了革命英烈坚贞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听李爷爷讲的老区故事真让我们感动,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这是第二中学的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感触,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孩子被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流下了热泪。“很多无法超越的当地红色经典书籍、影视片、故事、是最直观最鲜活的党史、国史、家乡史的教材,也最能触动学生们的心灵” 历史课教师韩风云说。围绕“读红色书籍、看红色影视片、听红色故事” ,学校还开展了”寻红色足迹、诵红色经典、唱经典红歌、写红色诗歌、做红色传人”等系列红色文化传承活动,让红色经典伴随学生成长,让红色教育根植师生心中。“每读完一本书、看完一部专题片、听完一段老区故事后,我们会将课程进一步延伸,让同学们写读后感、观后感、听故事感受,以深化教育效果”副校长卢广杰说。
县老促会秘书长李兆新同二中政治、历史、语文、品德课任教老师制定红色文化教学方案
课堂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充分发挥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综实、科学等各个学科的育人功能,将红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英烈事迹的学习和了解,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迈出了学习英雄人物、致敬老区精神、创建红色校园的有力步伐。
五星红旗在二中红色校园冉冉升起
红色文化传承活动唤醒了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而这只是二中用老区精神构建育人格局的第一步,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校的独特优势,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师生从红色历史这部最好的教科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河北道德标兵、优秀退役军人、县老区精神宣传研究会成员巴连甲(中)在二中作道德模范专场演讲
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学校红色教育的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除专职教师授课外,还邀请河北好人杨建清(县老促会理事)、河北优秀退役军人巴连甲(县老区精神宣传研究会成员)、参战老兵李兆新(县老促会秘书长)等同志到学校讲立德树人专业课。县老促会会长徐明永表示:凡有利于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校园建设的活动,我们全力支持。学校还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县红色文物馆、到曹庄子烈士陵园、到张皮村红色文化长廊等地参观,到广大农村去实践。通过打造高品质“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人生航向,让红色基因在学生心中代代相传。
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校园是教育引导青少年找准着力点的正确成长路径。在第二中学的校园里,学校的红色文化宣传墙、独特的阅览室和手工制作室,红色文化让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红色的精神,让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红色之魂。
为弘扬航天精神,培养创新意识,二中开辟了太空种植实践活动基地
海兴第二中学在红色引领,构建育人格局的创建中,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突出成果。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河北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沧州市文明单位”“沧州市教育科研先导基地校”“沧州市文明校园”“沧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沧州市绿色学校”“沧州市学校安全卫生工作先进集体” 和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校本教研工作先进集体”等222项荣誉称号。 校党委书记齐建岗表示:“今后,海兴第二中学将以学生为主体,以红色文化为依托,持续探索、全面推进红色教育经验,全力打造红色教育品牌,让红色基因在广大师生心中扎根发芽,浸入心扉、融入血脉。”
(海兴县老促会李倩 韩风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