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县脱贫攻坚纪实
●刘寒凝 李秀芹
早春的阜平,草木葱茏,生机盎然。
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地方。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他到阜平考察扶贫开发工作,对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指示。
2013年,阜平县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在全国县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先行先试,创经验、趟路子。
此后,阜平人肩负起国家使命与历史责任。阜平县委、县政府在中央和省、市及社会各界支持帮助下,牢记总书记嘱托,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五年多来,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这一核心,该县紧紧抓住建立在富民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就业基础上群众收入的提高,建立在易地扶贫搬迁、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的住房条件的改善,建立在学校硬件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提升和贫困学生救助基础上的教育保障,建立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和新农合报免后再次补偿基础上的医疗保障,建立在低保水平提升和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基础上的社会兜底和保障网络建设等五方面,加快步伐,攻坚克难。
成绩如何?在座座拔地而起的建筑中,张张踏实满足的笑脸上,在巍峨的山间、飘香的枝头,我们找到答案。
绿了荒山,乐了百姓
大道村。曾经的荒山秃岭,变成一望无际的梯田。近3000亩高山苹果、玉露香梨等果树漫山遍野,蔚为壮观。
“以前这里是深山老林,一般不敢上山。做梦都想不到,现在俺每天顺着平坦大道骑车上山,在山上打工赚钱。”村民赵淑梅笑得合不拢嘴,“平时就是除草、摘果、装箱,活儿不累,还能顾家,外村人都羡慕!”
阜平县坐落于八百里太行深处,人称“九山半水半分田”。2013年以来,该县把推进荒山整治开发作为加快脱贫致富建小康的战略突破口。
2015年7月,阜平县政府与河北乾元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启动实施大道村土地整治项目,高标准开发治理,发展高效农业。村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开发经营,实现租金收入、股金收入、薪金收入,成为“三金”农民。
“从项目开工我就在这儿打零工,每年除了流转3亩土地获得2400元底金外,一年下来打零工能挣15000元,以后还能得到分红,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强!”村民顾云信心满怀。
“我们的目标是开发荒山10000亩。”公司副总经理张国威说,“继续做好果树管理,增加产量和收益,同时规划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等富民产业,带动周边村民都致富。”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截至2017年,阜平县完成立项新增耕地9.4万亩,覆盖到8个乡镇46个行政村3万余人,项目区群众人均增收1800元。
到2019年,该县计划将52万亩荒山基本整治完毕,预计可新增耕地20万亩左右,相当于在耕地面积上再造一个阜平。
脱贫靠政策,富民靠产业。县委书记刘靖多次强调,抓产业覆盖,实现多点支撑长效增收,着力构建“长短结合、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体系,在扩大规模、提升效益、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上下功夫。
如果说,林果产业是长效富民产业,那么,食用菌产业就是“短平快”富民产业。
色岭口食用菌园区,占地312亩,香菇大棚101栋,让该村村民在家门口就有钱赚。
“今年承包两个大棚的农户,好好管理的赚钱已有十来万。”村支书杜玉林说,全村有20户村民承包大棚当了“老板”。
除了当“老板”,还可以打零工。“菌棒加工、香菇管理、采摘等各环节都需要劳力。”杜玉林说,“园区投产以来,月均用工在300人以上,吸引了周边村的闲散劳力。每人月均收入两千元。”
目前,像这样的百亩以上园区阜平县有54个,棚室4000余栋,覆盖到13个乡镇140个行政村,辐射带动农户1.5万余户,其中贫困户4210户,户均增收两万元。
政府+金融+科研+龙头+园区+农户的“六位一体”,以及企业负责建棚、品种、制袋、技术、品牌、销售六统一,农户分户栽培管理的“六统一分”模式,完善了产业链条,提高了经济效益,做响了“老乡菇”品牌。
2018年,阜平县将新建高标准出菇棚2000栋,香菇达到1.9万亩,黑木耳0.2万亩,栽培总量达到1.2亿棒,覆盖贫困户5600户1.23万人。
富了教育,强了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治贫先治愚。“在阜平县,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通过普通教育进不了大学,往往陷入打工没技术、创业没门路、务农没出路的窘境。等待他们的,是和父辈一样受穷。如何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链条,是摆在职业教育者面前的难题。”阜平县教育局局长李炳亮说。
阜平县职教中心开启了以职业教育引领太行深山区贫苦农民脱贫致富之路。食用菌、富硒西瓜、特色林果、农家乐经营、农村电子商务等培训班遍地开花。
黑崖沟高小红报了名。学成第二年,她开办了农家乐“黑崖人家”,村民都围拢过来向她取经。“教育一人,带动一户,影响一片”的局面正在形成。
职教中心还与一汽、上汽、长安、比亚迪4家车企合作建立梦翔汽车培训基地,已累计招生2802名,有1651名学生在车企就业和实习,年人均收入3 — 5万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2017年,在河北、山西两个省11个贫困县“9+2”职教协作区基础上,在国管局、教育部支持下,组建了以阜平县职教中心为核心示范校,涵盖京、冀、晋、蒙4省(市、区)6市33个贫困县的北京-燕太片区职教扶贫协作区,全面提升职教扶贫能力。
目前,北京-燕太片区职教扶贫协作区成员校达到51所,一汽、上汽、长安、北汽、比亚迪和京东集团、中华爱心基金会等12个企业及基金会加入协作区。
越来越多人像高小红一样,靠知识和智慧开始走上致富道路。
职业教育只是阜平县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五年多来,阜平县累计完成投资14.17亿元,着力改善教育硬件环境。1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竣工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农村孩子上学难问题。总投资12亿元的职教学校新校区建设完工。今年以来,全县正重点推进12个乡镇中心幼儿园、4个深度贫困村幼儿园和史家寨、城南庄等5所乡镇初中改造提升建设。
五年多来,阜平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与衡水一中、保师附校等省市名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优秀管理团队和师资力量。今年,将加快实现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对接名校全覆盖。
五年多来,阜平县认真落实贫困学生救助政策。县财政每年编列预算1300万元,设立贫困学生救助基金,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大学贫困生全覆盖救助体系,已累计救助9633人次。今年,该县在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基础上,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5%以上。
在楼房村,高二学生朱花的母亲刚因癌症去世,哥哥残疾无劳动能力,年迈的父亲打工维持生计。除享受国家“三免一助”补贴,朱花每年还能收到县教育扶贫款6000元,上二年级的妹妹每年有1500元补助。
是教育扶贫政策,给了姐妹俩求学的底气。
搬了新居,有了奔头
楼房村村民住进了楼房,这是以前不能想象的。90岁的村民李心作说:“村里住着这么好,谁还想去县城!”
楼房村是阜平县西部山沟里的一个小村。以前,228户662口人分散居住在9个自然村,条件艰苦。能到县城买套楼房,过上整洁舒适的生活,是梦想。
2017年10月,楼房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落地完工。村民们“以旧换新”乔迁新居,再拿上政府给的安家补贴,个人“不花一分钱”就搬进了“新家”。
9栋楼房坐落在山间三个平台上,健身、休闲设施齐备,保安、保洁、维修等免费的物业服务贴心周到。
“要留得住,更要能致富。”连日来,村支书李喜红盯着村民活动中心加紧建设,督促着手工业加工厂尽快投入使用,“村里有光伏发电、养殖等集体经济项目,再加上加工厂的投入使用,一定能让大伙儿既安居又乐业。”
李喜红说得没错。朱国利以前在县城里送水,一年到头顾不上家,没有休息日。这下,他用旧房置换了106平方米新房。与朋友一起流转闲置土地,投资办起了养猪场,过上了有钱赚有奔头的小日子。
阜平人生活的变化,的确有目共睹。
五年多来,阜平县把易地搬迁扶贫与建设美丽乡村、推进新型城镇化、治理空心村结合起来,正全力改善群众住房条件。
五年多来,阜平县抓好医疗保障,实施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建设,医疗硬件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与上级医院合作共建,通过派驻医疗团队驻点帮扶和选派技术骨干外出进修等形式提升诊疗水平。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先后建立农村大病患者及特殊慢性病患者再次补偿;农村60岁以上老人县内住院费用100%报销;农村重特大疾病医疗专项救助等机制,多层次的医疗保障网络,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无钱治病、因病致贫”的问题。
同时,在上级低保补差资金的基础上,该县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低保保障标准不低于贫困线水平,对农村丧失劳动能力、无法自主脱贫群众全部享受政策“兜底”。在落实好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基础上,实施了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覆盖全县域的搬迁式扶贫养老服务体系正加快建立。
……
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截至2017年底,阜平县贫困人口由2014年初建档立卡时的10.81万人下降到2.6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54.4%下降到1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405元,比2012年的3262元增加4143元。
惟其艰难,方知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凝聚了力量,彰显了信心。
目前,阜平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到爬坡过坎、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有了这力量和信心,在决战决胜的道路上,阜平一定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