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小兵张嘎原型赵波的女婿王木头(下)
● 邹 瓒
抗日战争时期,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白洋淀上,雁翎队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抗日英雄们时而化装成渔民,巧端敌人岗楼;时而出没在敌人运送物资的航线上,截获敌人的军火物资;时而深入敌人的心脏,为民除掉通敌的汉奸;时而头顶荷叶,嘴衔苇管,隐蔽芦苇丛中,伏击敌人的保运船。这支活跃在白洋淀上的抗日游击队由最初的数十人,发展到200余人,主要以大抬杆(水上打猎的火枪)为武器进行战斗。为了防止浪花打湿枪膛内的火药,人们在信口(点火处)插上一根雁翎,“雁翎队”的名称就由此而来。打仗时有时头顶一张荷叶,因此也称“荷叶军”。
自1939到1943年的4年中,雁翎队在35次战斗中,有16次是一弹未发而制胜,所以有“淀上神兵”之称。他们打日寇、杀汉奸、端岗楼、打伏击,进行大小战斗70余次,击毙、俘获日伪军近千人,被当地百姓形象地称为“水上飞将军”。
王木头还时常讲到白洋淀妇女的英勇事迹:“有一次一个八路军受伤了,到一家堡垒户家里养伤,日本鬼子和伪军随后就进村大搜查了。到这家门口时,瞥见炕上躺了个缠着绷带的男人,便问是谁。堡垒户老太太不慌不忙,一口咬定那个男的就是她丈夫。”
曾经有一对母女特意从辽宁来到白洋淀,听嘎子女婿讲抗日故事。听完之后,这位母亲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在馆里驻留许久才离去。过了十多分钟,小女孩跑了回来,细声说:“爷爷,我还想跟你照一张相。”这件事一直印在王木头脑中,“客人能感动,是让我最欣慰的事。”“听过我讲白洋淀抗战历史的不光是中国人,还有日本人。”2002年冬天,王木头在保定总督署办过一次抗日历史展览,当时,4位日本游客来到总督署参观,听完了王木头的讲解,几位日本游客连连点头致意,并对他说一定会正视历史。“有一种东西万万丢不得,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王木头说。
想一直讲下去,直到讲不动为止
王木头20年如一日的坚持,让无数游客了解了曾在这一片芦苇荡中发生过的荡气回肠的抗战故事,不少人还变成了他的回头客。
“有的人一进门就冲我喊‘王馆长,我又来听你解说了’。”王木头说,在抗战纪念馆讲解过程中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们每次来白洋淀还会给他带点小礼物,“我从来都把游客都当成朋友。”
现在,王木头每天至少要义务讲解十五六次,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讲40次。“讲一圈下来需要12分钟,有时候讲得胸特别疼,话也不能间断。”王木头说,虽然自己年纪大了,但是不能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失望。
每次讲解完毕,游客们总会围成一团,想要和这位嘎子的后辈畅谈一番,合一张影,王木头都一一满足。“我和客人们沟通得都特别好,就像是在家里聊天一样。”
63岁,原本该是一个安闲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但王木头并不这么认为。“我有这个决心,一直讲下去,直到我讲不动为止。”王木头说。
镇里的一位干部说,虽然王木头没有多高的学历,但他一直坚守着,默默地传承着白洋淀雁翎队的精神,用水滴石穿的劲头把自己浸染成一个实实在在的白洋淀“文化人”。
从义务讲解,到自办展馆,再到担任抗战纪念馆名誉馆长、讲解员,农民王木头做了20年。荷叶军的历史和精神,已内化于王木头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价值观中。在王木头的世界里,他早已是荷叶军的一员,传承的活载体就是他本身。
“跟自己拿着书看不一样,人家岳父就是当年的小兵张嘎原型,听这位王老师讲,一下能把我拉到那个时代,自己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9月3日下午,刚听完王木头讲解的一位游客告诉记者。
20年间,王木头义务讲述那段历史,传承荷叶军精神,但他并不是历史的单纯转述者或“复读机”。
“这两年有一些抗日‘神剧’,手撕鬼子之类的,这是搞娱乐搞过了,确实跟历史不相符。当年的日军侵略者很是凶残。这是真实的,也证明咱们荷叶军能给日军侵略者造成那么大威胁,还能取得那么多胜利,是多么不容易。”王木头手指敲着桌面说道。
面对那段历史和老一辈的英烈,他自己的任务就是传承。
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参加过雁翎队的近两百多名游击队员们大多作古,但随着“雁翎队”英雄事迹的传颂和以白洋淀军民抗日为题材的小说《新儿女英雄传》、《荷花淀》、电影《小兵张嘎》的发行和放映,白洋淀已驰名中外。
勇敢光荣的雁翎队,抗战期间利用水上、冰上优势,与敌人交战近百次,战绩辉煌,被冀中军区评为“抗日先进集体”,后又受到朱德总司令和聂荣臻司令员的接见、表扬。1945年8月,雁翎队编入冀中军区38团。雁翎队使用过的排子船和自制的武器,永久陈列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