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河北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红色河北

打造精准脱贫新模式 实现精准脱贫全覆盖

发布日期:2017-01-02 信息来源:河北老促会 信息访问量:?

中共阜平县委书记    郝国赤

20137月组织安排我到阜平工作,我既格外珍惜服务老区人民的机会,更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当时的阜平,总书记视察不久,全国关注,群众期盼。我和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脱贫建小康,是必须完成的“军令状”,是必须兑现的“承诺书”。阜平脱贫对我们来说,具有一种等不得的压力感,一种慢不得的紧迫感,一种推不得的责任感。基于此,我们确定了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脱贫建小康两步并做一步走、“长打算、短安排、创机制、强基础”的工作思路。三年多来,围绕脱贫建小康目标,履职尽责,尽心竭力,未曾懈怠。

树立新理念,探索新路径,着力打造精准扶贫新模式。一是深化精准扶贫机制。完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具体办法,提高扶贫的精准度,做到了与国务院扶贫办第三方评估组评估吻合。二是创新金融扶贫机制。与保险公司实行“联办共保”,与银行实行“风险共担”,为贫困户发展产业兜住了风险,破解了资金瓶颈。目前已发放扶贫贷款5.56亿元。三是探索山区综合开发经营机制。利用国家占补平衡政策,将农民荒山流转到企业高标准开发经营,农民成为底金+股金+薪金的“三金”农民。目前已立项预计新增耕地5.3万亩。四是创新美丽乡村建设机制。以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支撑,用搬迁整合型、改造提升型、就地城镇化三种方式推进全县域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经启动101个行政村,涉及2.8万户8.7万人。五是创新社会兜底保障机制。完善了贫困学生救助、大病慢性病再次补偿、60岁以上老人县内住院免费、兜底保障基金、养老扶贫等政策,为困难群众织起保障网。以上机制涵盖了群众收入、住房、教育、医疗、社保五个方面,实现了精准扶贫全覆盖。

立下愚公志,铆足全身劲,用苦干实干的劲头抓落实。为保障每一张蓝图落地,我们通过把握关键细节做到科学决策,通过解决问题推进工作,通过控制过程把握结果。一是严把规划谋划关。聘请知名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各领域规划,并反复研究论证,保证每一项规划成果经得起检验。在探索山区综合开发机制中,为保证群众利益,曾先后开会20多次研究修改合同文本。二是做好群众工作关。针对部分群众观念落后、工作中上热下冷的状况,反复做群众思想工作,调动群众主体作用。在骆驼湾、顾家台美丽乡村建设中,我连续十几天晚上入户做工作,得到了群众理解和配合。三是严把落地实施关。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每个项目落地,无论是交通项目、还是学校医院建设,无论是食用菌基地建设、还是荒山综合开发,都保证了较好的落地效果。

做给干部看,带着群众干,咬住脱贫目标聚起万钧力。我们“一班人”敢担当、重垂范,始终与干部群众一块苦干。一是引领夙兴夜寐新常态。全县干部自我加压,扭紧发条,只争朝夕,在阜平成为新常态。二是打造干部竞技“赛马场”。坚持循事责人原则,以实干论英雄,凭结果用干部,让干部在扶贫一线中大显身手,接受历练。三是坚持以正气聚合(下转第9页)(上接第8页)力。脱贫攻坚需要真功夫,更需要公信力。坚持做到心正言正,身正行正,营造了干群团结一心促脱贫的浓厚氛围。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阜平县贫困发生率已从54.4%下降到30.5%。这是中央省市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努力拼搏的结果。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用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用责任、创新和实干推进脱贫工作,让老区人民早一天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