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河北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红色河北

强化组织推动 加快老区建设 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发布日期:2014-10-24 信息来源:河北老促会 信息访问量:?

中共唐山市委   唐山市人民政府

唐山是中国北方革命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的故乡,也是冀东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市5700多个行政村中,有3400多个是老区村,占农村总数的59.8%。多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老区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把老区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大对老区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老区发展,确保老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掉队,确保老区重点帮扶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确保老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

一、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始终把老区建设当成大事来抓

经过多年发展,唐山经济总量一直走在河北甚至全国城市前列。201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861.6亿元,在河北省排在第一位,在全国城市排名第19位。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在唐山乃至全国的革命战争和建设进程中,老区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极大贡献,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过去,全市上下一直重视和支持老区建设。当前,唐山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要任务就是加快老区建设步伐,让老区人民和全市人民一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河北省副省长、唐山市委书记姜德果同志明确指出:“老区不发展,老区人民过不上幸福生活,我们就愧对革命前辈、愧对老区人民”,要求把老区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正是带着这种对历史负责、对先烈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强烈意识,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老区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市、县两级都建立了老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或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老区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老区重点帮扶村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并由市“两办”抓好督导落实。市委、市政府每年定期召开一次全市老区建设工作会议,对老区建设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在全市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等重大活动中,都向老区村特别是老区重点帮扶村给予倾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特殊支持。市、县两级分管领导经常深入老区调研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有力推动了老区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统筹做好各项帮扶工作,切实解决制约老区建设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老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必须科学谋划,统筹兼顾,从思想引导、政策支持、技术服务、资金投入、舆论宣传等多个方面入手,整体提升老区建设水平。总结的唐山实践,重点是做到“四个坚持”:

1. 坚持以思想帮扶为先导,激活老区建设的内生动力。在老区建设中,有的老区干部群众存在“条件不好”的畏难情绪,有的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即满的小农意识和急功近利的短期思维,这些都影响老区建设工作推进。因此,我们把解放思想、统一思想,作为加快老区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发放政策解读宣传资料,在媒体上宣传老区精神、报道老区建设典型,组织老同志到老区开展干部群众恳谈会等形式,引导老区干部群众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增强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引导老区干部群众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新农村政策,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明确老区建设的目标和方向,积极探索老区建设的路径和模式,努力走出一条老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通过舆论宣传和思想引导,老区干部群众的眼界开阔了、信心增强了,参与老区建设的热情也被充分激发和调动起来。

2.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推进老区更好更快发展。始终把加快老区经济发展作为改变老区面貌的根本任务,加大帮扶力度,千方百计促进老区经济发展上台阶。在老区建设工作之初,全市就确定了“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大,贡献大,现实困难大”的标准,选定老区重点帮扶对象。随着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使帮扶资源惠及更多的老区村,按照总数不变、动态管理、有进有出的办法,实行梯次帮扶。在政策支持上,提出了“三进一增”的要求,市、县、乡要把老区建设工作列进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老区重点帮扶村重点帮扶项目要列进当地和责任单位年度计划,财政帮扶资金要列进当地年度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确保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老区优先落实。在工作推进中,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老区建设。比如,在2012年开展的基层建设年活动中,向符合帮扶条件的124个老区村派驻工作组,实施驻村帮扶,共为帮扶村投入资金8600多万元,实施“一村一品”等帮扶项目189个。再比如,近几年来,在民营企业家中持续开展“百家民企进老区帮千户”光彩示范行动,共有173家民企与146个老区重点帮扶村和1080个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几年来共投入帮扶资金和物资款6000多万元,开展技能培训1万多人次,安置就业2000多人,帮助200多个困难户实现脱贫。此外,还组织了科技工作者“进老区、帮技术、促发展”活动,组织工、青、妇等社会团体深入老区开展助学助困、助孤助残、创业就业帮扶等活动。截至2012年,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共向老区捐助帮扶资金9亿多元,在推动老区产业发展、技术普及、扶贫解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改善老区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是制约老区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工作中,我们注重统筹资源、协调力量,抓紧解决老区生产、生活及公共设施滞后和不足的问题。在项目安排上,指导老区做好乡村道路、农田水利、新民居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特别要把老区重点帮扶村的水、电、路、讯和其它公用设施建设,优先列入计划,优先安排实施。在项目建设上,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意愿,广泛调动老区群众共同参与和推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全市共为老区修建乡村道路1100多公里,使老区村先于全市实现硬化道路村村通;打机井1700多眼,建水窖3012座,铺管道95.5万米,实现老区重点帮扶村85%以上耕地和果园达到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并大力推进饮用水安全工程,确保老区群众用上安全水、方便水、健康水。此外,还加强老区村农家书屋、健身广场、沼气池等建设,完善供电设施建设,推进信息网络、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大大提高了老区人民的幸福指数。

4. 坚持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为老区发展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加快老区发展,关键在基层组织,关键在基层带头人。近年来,我们扎实推进农村“两委”换届工作,引导党员群众把那些有号召力、自己能致富、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和群众推选为村干部,选准配强了老区村“两委”班子。先后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深入推进“五个好”党支部创建和党员“双育”工程,组织引导老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围绕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保证。

三、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独特优势,全力支持老促会开展工作

唐山市老促会成立于1993年,几任会长和副会长都是由市级领导班子退下来的老同志担任。这些老同志政治理论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对老区感情深厚,德高望重。20年来,老促会的同志坚持老有所为,积极奉献余热,为老区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老区群众的欢迎和爱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老促会视为促进老区建设的“智囊团”和“人才库”,视为做好老区建设工作的参谋、助手和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视为推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老区建设的桥梁和纽带,积极创造良好条件,全力支持老促会的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年都听取老促会的工作汇报,对老促会的报告、请示及时作出批示,责成有关部门抓好落实。对老区重点帮扶村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和帮扶资金,责成老促会与有关部门一起审核、检查和验收,并向财政部门报告资金使用情况。在编制紧张和办公场所不宽裕的情况下,为老促会办公室配备在职专职人员处理日常工作事务,在办公经费、场所、设备和交通工具等方面给予有力保障,进一步激发了老促会同志们投身老区建设、促进老区发展的工作热情。

老区建设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相比,与各地的成功做法相比,还有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广泛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看望老区干部群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老区建设工作的路径和模式,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