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县城解放纪实
● 王利利 杨树元
提起平山,人们很容易想到的是西柏坡,因为党中央在这里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导演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宏伟一幕。然而,为何西柏坡这样一个偏僻山村却有幸成为如此伟大的历史使命承担者和见证者?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平山县城是抗战胜利后全国最早解放的县城之一,使西柏坡具备了作为解放战争根据地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和安全环境。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再品平山县城浴火重生的激越往事——
“围点打堡”
平山县地处冀晋两省交界处,太行山中段东麓,距省会石家庄市40公里。被称为“天然的根据地”,聂荣臻元帅更誉其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抗日战争时期,平山县不仅是晋察冀四分区、四地委和专署的驻地,且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晋察冀边区等众多的党政军机关也曾长时间在这里驻扎。在党组织领导下,平山县人民“有人出人,有枪出枪,有钱出钱,有粮出粮”,以极大的革命热情支援抗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极大贡献,赢得“抗日模范县”光荣称号。
由于这里被日军认定为“共军巢穴”,所以,在抗日战争时期,平山县也遭到了日军反复的“围攻”、“扫荡”和“蚕食”。1937年12月18日,日军从石家庄、获鹿、井陉出动两个别动队并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首先侵占了平山县城。继之,又于1938年10月4日,出动约400余兵力占领了温塘(于1940年2月13日被逼退),于1939年10月24日侵占了东回舍镇。特别是“百团大战”后,日军更是加紧了对平山抗日根据地的“封锁”、“蚕食”和“扫荡”,其规模一次比一次大,进而发展到要彻底摧毁根据地生存条件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1943年3月,日军又集中2000余优势兵力向南甸、郭苏区进行了大规模“跃进蚕食”,20天时间即蚕食了南甸区四分之三的领地。
英勇平山县军民并没有被敌人的其势汹汹所压倒。1943年12月18日,一举攻取了日军在回舍区的双石洞堡垒,取得了1943年秋冬季反“扫荡”后全边区第一个大胜仗。紧接着又乘势奇取了秋禾园堡垒。1944年1月8日,军民又一举攻克大齐,小齐,近掌3座伪军堡垒。随着一个又一个的敌据点、碉堡被我打掉摧毁,剩余的敌人龟缩进据点、碉堡内不敢出来。平山抗日根据地由此进入战略反攻和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阶段。
1944年春,平山县抗日军民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开始了对日军的局部反攻作战。群众性的围点打堡运动,首先在回舍区取得了胜利,当年8月13日,回舍区全部被我收复。继之,1945年4月4日,滹沱河北岸的最后两个日伪据点南甸和北白雁据点日军全部弃堡撤往灵寿,伪军全部撤回平山城。到1945年6月底,城东区也战绩辉煌,除平山城外,外围日伪碉堡已全部被拔除和肃清,石平公路已被我完全切断。
“三战未克”
平山县城于1937年12月18日被日军侵占后,根据地军民曾几次试图攻打并拔除这颗钉子,但均因敌我武器装备力量悬殊而未能成功。第一次是1938年4月,四分区八大队(大队长兼政委叶子庚)攻打平山县城,其二营从北门东侧爬进城内,一直打到十字街附近,我军有数发迫击炮弹甚至准确地打到伪县政府和敌人兵营,使敌十分惊慌。但由于后续部队未能及时赶到而及早撤出,只抢了敌人的合作社,缴获了部分战利品。
第二次是1938年7月6日,为纪念抗战一周年,在晋察冀军区统一部署行动下,七大队(大队长阮平,政委廖庆先)再次攻打平山城,二、三营在城的西北角,一营在东南角,八大队一部分在滹沱河北岸牵制灵寿可能增援之敌。县自卫队总队部组织了8000名自卫队员配合作战。战斗自半夜时分开始。攻城中七大队和县基干自卫队英勇顽强,冒着敌人炮火和机枪火力冲锋向前,很快攻占县城东北角,然后又与敌展开激烈巷战和白刃格斗,使敌人非常惊慌。敌人多次组织力量对我反扑,战斗进行一夜,敌我双方都伤亡不少。最后我因预备力量和弹药有限,武器装备不如敌人,久留城内恋战不利,只好在拂晓前后主动撤出战斗。这次战斗,据说日军指挥官也十分敬佩八路军作战勇敢,派人将八路军86名遗留尸体集体掩埋在城外东北角壕沟里(群众称“肉丘坟”),并在墓前树立木牌,上写“八路军勇士之墓”。
第三次是1943年12月26日,这次行动由四分区司令部邓华亲自指挥,对敌情调查准确,计划安排周密。参战部队有分区五团、三十六团和九区队主力,平山、建屏两县地方武装配合,加上内线关系接应,本应一举成功。但由于下边干部对保密工作重视不够,行动前在西冶一带征集渡河工具被城内汉奸、青帮头子李桂芳得知而向敌告密,敌人加强了戒备,致使整个作战计划半途而废。
摧枯拉朽
1945年5月份开始,四地委和平山县委再次进行攻城准备,由地委社会部长封哲、平山县委副书记史玉林、公安局长魏波、建屏县委社会部长齐子才、公安局长曹维屏等具体负责,除动员民兵配合参战外,主要是布置内线关系,调查了解敌伪内部及城防兵力、武器部署的变化情况。内线人员崔三喜、李文亮、康迪功等人分别将城内日伪军驻防、武器配备和敌伪人员详细住址绘制成图,并开列了日本宪兵、特务汉奸、敌伪人员和国民党反共分子的详细名单。齐子才为使情报更加准确无误,亲自带侦察员绕城大半圈进行了实地勘察。另外,三十六团工兵排也就如何实施攻城爆破做了充分准备。
1945年夏,欧洲战争结束后,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先后投下两颗原子弹。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150万苏联红军向日本关东军发动大规模进攻。8月9日,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10日、11日,朱德总司令连续发布七道受降和反攻命令,命令各解放区军队,立即向一切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展开进攻。
在此形势下,解放平山城战役战斗于8月10日夜间正式打响。战斗指挥部设在西庄村,四分区司令员马龙、副政委傅崇碧为正副总指挥,主攻部队是分区三十六团(团长巫德久,副团长胡存明)和第九独立团(九区队)。平山、建屏两县支队和民兵配合。内线关系用绳子把突击队员拉到城墙上,歼灭魁星阁守敌后向东西两头扩大战果。城西北角攻城部队在内线关系配合下打开城门,向城内穿插进攻,围歼日伪据点碉堡守敌。曹维屏和齐子才带公安局警备队和民兵战斗小组分别在崔三喜、李文亮、康迪功、侯振榜、王云甫等内线人员带领下搜捕汉奸特务和日伪人员。前后经过5个小时激烈战斗,城内大部日伪点碉堡被解决,残余日军龟缩进两个中心大堡垒中负隅顽抗。12日,《晋察冀日报》发表消息:“我冀晋区部队于8月10日晚,攻入平山城,除两个堡垒尚在围攻外,其余敌伪军全部投降。我军业已进城,现正恢复秩序中。”8月15日,广播中传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城内城外军民立即欢腾起来。21日上午,负隅顽抗的日军趁我军休整之机,跳出城墙向井陉方向狼狈逃窜。至此,平山城完全得到解放。8月23日,《晋察冀日报》发布作战公报:“21日,我军驱除平山城中之残敌,完全解放平山城,现平山全境已无敌踪。”9月16日,《晋察冀日报》再次报道:“我军光复平山城,全城人民彻夜欢腾。《火线剧社》当天晚上还在庆祝解放的群众大会上演出了《解放平山城》的活话剧。”8月31日,县委、县政府在城隍庙广场召开万人大会,庆祝抗日战争胜利,锣鼓喧天,载歌载舞,一直进行了4天。
平山县作为晋察冀模范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是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后,较早获得全境解放的县份之一。平山县城的解放打通了晋察冀根据地通向石家庄的交通要道,为晋察冀根据地的扩大和中共中央移居西柏坡创造了有利的 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