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泉县实施“零风险”产业扶贫调查(下)
“实施‘零风险’产业扶贫,关键在于有一个强大的产业做支撑。”平泉县委书记董正国说,产业强才能降低资金、经营、市场等风险,进而吸引企业和大户投资,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而从事产业的人多了,反过来又壮大产业实力,实现良性循环。
在平泉,发展最为成熟、带动能力最强的农业项目非食用菌产业莫属。2013年,全县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4.5亿盘(袋),生产总量达到40万吨、产值40亿元,产量产值位居全国县级首位,是“中国食用菌之乡”、“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中国特色产业集群50强”。
“不夸张地说,平泉是全国香菇价格的‘风向标’。”该县食用菌协会会长刘绍国告诉记者,每年5月至8月,平泉每天需要生产300吨优质香菇才能满足客户需求。所以,每到夏季出菇期之前,协会都要根据物料、人工等核算菇农成本,确定香菇最低收购价格。这个价格将成为5—8月份影响全国香菇市场的指导价格。“这就是‘话语权’。”
而回顾取得“话语权”之路,是平泉三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培育和发展的过程。平泉食用菌栽培始于1984年。那年,该县农业局土肥站干事梁希才受派到保定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学成回来后开始带领24户农民种植姬菇,成为平泉种植食用菌的第一人。在梁希才看来,平泉食用菌产业经历了起步、发展、壮大、提升四个阶段,而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前10年是起步阶段,平泉食用菌在风雨飘摇中艰难成长。最难的是1989年,100户中有70户赔钱,20户保本,只有10户小赚。”梁希才回忆说,那时平泉食用菌技术落后、品种单一、没有规模,食用菌价格波动很大。“若不是政府每年持续扶持,食用菌产业也许早就夭折了。”
但平泉没有因此退缩,除了一如既往的政策资金支持外,还加强了机制建设。1995年至2000年发展阶段,平泉提出了“南有庆元,北有平泉”的产业发展口号,并在县农牧局成立了股级的食用菌办公室,制定全县食用菌发展规划,着手引进优质香菇栽培技术。并于2000年建立食用菌专业市场,先后举办了三届中国北方食用菌交易大会,促进冀辽蒙三省区食用菌的交流与合作。
2000年至2004年,平泉食用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这期间,平泉在县科技局成立了食用菌生产力促进中心,扶植多家企业成立科研机构,全县食用菌自主科研体系初步形成。同时,政府大力扶持食用菌民营企业发展,森源、润隆、三棵树、乾通等公司形成龙头企业群,食用菌基地规模迅速扩大。
2004年至今,平泉进一步提升食用菌产业的档次和水平。2004年,将食用菌办公室升格为正科级单位,增编添人,统筹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2013年,成立县食用菌产业服务局,推动全县食用菌产业形成了香菇、滑子菇、杏鲍菇、平菇、黑木耳等多品种相补充、长短周期相结合、多模式周年生产、产业服务网络化、生产基地园区化、龙头企业集群化、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产业效益链条化的发展格局。全县10万农民因此受益,人均增收3000元,成为全县扶贫攻坚的主导产业。
“从最初的24户,到现在的4.5万户,正是靠着县委、县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不间断地扶持引导才成就了平泉的食用菌产业。”县长曹佐金告诉记者,如今平泉县打捆使用农牧、水利、扶贫等农口项目资金,每年给食用菌产业的支持资金最多达到2000余万元,并不断加大基础科研力度,先后成立了食用菌研究所、食用菌研究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研机构,大大提高了菌业的科技含量。同时,下大力抓服务提升,菇农的食用菌大棚建到哪里,电就送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科技服务就跟到哪里。目前,食用菌收入占到全县农民收入的46%。
用市场化的思维和市场的机制进行产业扶贫,如今在平泉已成共识。除了食用菌产业,平泉还先后建成了蔬菜、林果、养殖等产业,培育了榆树林子果蔬交易批发市场、北五十家子杏仁交易市场、中国北方食用菌交易市场等各类专业市场,形成了深购远销的流通网络,使产品能够卖得出、卖得好,保证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以产业为基础,平泉结合贫困村产业基础和种养习惯,瞄准市场需求,因村选产业,因户定项目。同时,引导资金集中向园区投放,把园区建好以后,再组织贫困户认领,对贫困户进行逐户重点扶持。并坚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支持森源、润隆等龙头企业融资引智,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带动效果,推动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形成农户持续稳定增收链。
“功成不必在我。”这是榆树林子镇党委书记董博涵对产业扶贫的认识。从1994年到现在镇里换了9任书记,但都坚定不移地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和培育,榆树林子黄瓜被卖到了全国各地,影响着周边黄瓜市场的价格。依托这一优势产业,该镇建设扶贫产业园区,实施“一户一棚”富民工程,找到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增收明显的扶贫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