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宽城满族自治县任杖子老区村党支部书记张玉珍
● 刘金劼 孙玉宽
她,曾是“富户”,却毅然抛下自家生意,带领全村群众走致富路。
她,身先士卒,为了实现“村村通”奔走呼号,让肩扛驴驮成为历史。
她,不畏艰难,向荒山宣战,逼河水改道,为全村开启了新的财富之门。
她,就是连续18年担任党支部书记、被誉为“最美村官”的宽城满族自治县任杖子村党支部书记张玉珍。
18年,张玉珍用她柔弱的双肩扛起了全村群众的希望,把一个人均收入不足1500元的“拉腿村”,发展成为人均收入5500元的“最美乡村”。
18年,她以女性特有的胸襟和品质,无私奉献,坚韧不拔,呕心沥血,迎难而上,为“春蚕精神”写下更加生动的注脚,让党旗在冀北老区高高飘扬。
(一)
任杖子村四面环山,开门见山,抬腿爬山,种地刨山,吃穿靠山。13组村民分布在沟沟岔岔里,没有一块像样的平整地,人均几分地都在瘠薄的山坡上,是百姓俗称的“穷窝窝”。艰苦的条件,恶劣的环境,使得几任村干部用尽浑身解数也没能让这里的百姓“过上像样的日子”。
不甘贫穷的百姓在实践中艰难摸索。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养蚕渐成气候。最好的时候,全村栽种桑树14万株,放1100多张蚕帘子养蚕,被誉为“河北桑蚕第一村”。
1982年,正是桑蚕红火的时候,张玉珍贷款3万元买了辆货车跑运输,还购置了烘干炉,从村民手中收购蚕茧,加工后卖到浙江、山东等地。张玉珍挣钱了,远近闻名。
但好景不长。1996年,一场大火烧毁了茧站,让任杖子村背上了90多万元的“包袱”。当时的村干部也都打了“退堂鼓”。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后,乡党委想让张玉珍出山“扛大梁”。
“不斩断穷根,任杖子村就没有奔头,过好日子就是一句空话。只要大家信任我,不打赢翻身仗,我绝不甘心!”张玉珍倔强的性格在十里八村是出了名的,她斩钉截铁地表态,更赢得了全村干部党员的一片掌声,就这样,她走马上任,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
(二)
张玉珍干了当书记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建茧厂,村里一分钱没有,怎么办?张玉珍和丈夫商量,决定先由自家垫。建筑材料再加上运费工本费可不是个小数目,为了省钱,张玉珍带头搬运,满身泥土,和汗水搅在一起顺着脸往下流,简直不像个人样。“一个女人,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水泥沙子,一步一步地挪动着脚步,一趟一趟地来回搬运。”老党员张海林回忆说。
茧厂建成了,张玉珍又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贷款,作为村集体收购村民蚕茧的资金。当年全村置放蚕帘子达2100多张,仅村集体就收入2万余元。
她的付出让村里人叹服:别看是个女人,可她敢干事,真干事,会干事,也能成大事!
有一年,任杖子村遭受大雨袭击。路北山沟里的洪水冲垮了堤坝,咆哮着涌入了村子里的街道、胡同,地势洼的人家屋子里都进了水。
张玉珍第一个跳到决口中去堵洪水,因水急浪大,被冲倒在旁边1米多深的壕沟里,村民七手八脚地把她拽了起来,张玉珍却不肯上岸,她挣扎着用自己的身体堵在垮坝的决口,大声喊:“共产党员跟我上!”党员一带头,村民齐心干。洪水挡住了,受灾群众的财物保住了。
静夜孤星、青灯黄卷,张玉珍苦苦求索。虽然她读书不多,可她肯学习,善钻研,在发展经济上思路活、点子多。她心中的目标渐渐明朗:向荒山要财富、向土地要粮食。她决心在这条“死山沟子”开拓出一条光明路。
从村到县城有20多公里,她多次徒步赶到县扶贫办汇报村情,争取支持,任杖子村终于被确定为首批重点扶贫村。有了扶贫资金,张玉珍引导村民利用山场广阔的优势,“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大力发展林果业,成立板栗专业合作社,鼓励全村种植板栗、核桃、苹果,建立任杖子自己的“绿色银行”。
截至目前,全村共栽种板栗30万株,杏树20多万株,速生杨9万株,嫁接大扁杏2万多株,沿坝沿儿密植桑树20万株。全村初步形成了“山顶杏树、山腰青松、山脚(板)栗、桑(树)、苹(果)”的格局。
(三)
对于“向荒山开战”的任杖子村来说,“水”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
南山地势高,群众生活用水很困难,浇树浇地用水更是“没门儿”。张玉珍登门拜访市县的水利技术人员,根据自然村庄分散的特点,确定了以户联片建设水利工程。
为建设鸭嘴山板栗园引水工程,张玉珍每天天不亮就要赶1.5公里的山路,天漆黑,路崎岖,她只能一手持电筒一手持拐杖。当时正值盛夏7月,张玉珍带着村民头顶烈日,挥锨轮镐挖基础修水池,埋设输水管道。经过20多天的苦战,硬是在高山上建起了1000多米集水管路,60立方米和280立方米两个蓄水池,利用山体落差形成的压力,使水流直接入户,同时浇灌山上的1000多棵板栗树。
这几年,张玉珍带着技术人员转遍了沟沟岔岔,勘查有条件修建水利设施的最佳地点38处,先后建设水利工程12处,可浇灌果园四五百亩,全村绝大部分果园实现了水利化。到2013年底,全村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
“今后,我们打算利用良好的生态优势,打造农家游,建设起鸭嘴山景区和春蚕教育基地。”
张玉珍对任杖子村的前景充满信心。
(四)
跪在父亲坟前,张玉珍默默向父亲诉说:“女儿为村里修好路了,百姓出山进山再也不难了,您放心吧。”
2004年清明节,是张玉珍心中永远的痛。
正当她为“村村通工程”四处奔波时,她78岁的老父亲患脑溢血病危。张玉珍急忙赶回家,原打算守着老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不成想,村里来了电话,让她马上回去商量工程建设事宜。
一面是弥留之际的父亲,一面是村里修路的大事,张玉珍进退两难。她攥着昏迷中父亲的手,泪水夺眶而出:“爸,女儿有急事得回村,你千万别走,等我回来呀!”
结果刚坐班车走到半路,张玉珍就接到了哥哥打来的紧急电话,“爸爸走了。”听到这个消息,张玉珍一下子,瘫坐在地,她狠狠地抽了自己4个嘴巴,喃喃自语地说:“我没有尽到孝道,有愧啊。”
而这一切都只为了让山里的群众走得出去,让山里的果子卖得上价,把一条“通天”大道修到群众的心坎里。
2002年承秦出海路要从任杖子村穿过,这让全村人看到了希望。张玉珍一次又一次地赶往市交通局和公路勘测设计部门,经过反复协商和全力争取,村里增设了5个道口。
5条连接线全部通到山上。张玉珍带领群众起早贪黑扑在工地上。顶着星星走,冒着夜幕回,整整一天在工地上拼死拼活,浑身酸痛,脚步沉重。拖着疲累的身体,她每天晚上都要熬到10点多才能到家,11点才吃得上晚饭,有时候一头扎在床上,饭都懒得吃。
没钱也干事,钱少也要干大事。为了省钱,自己的路自己修。2004年8月14日,张玉珍振臂一呼,号召全村老少都投入到“自家门前路”的修建中。
白天酷热难耐,村民们晒得既流汗又流油,他们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啃口冷馒头,累倒了爬起来再干。就这样昼夜奋战,3公里的山路,20多天就修建完工,结束了村里4个自然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历史。
张玉珍发扬这种连续作战的作风,带领百姓陆续完成了11.5公里、四通八达的盘山水泥路,彻底解决了南北两山13个自然村的村民出行难题。
这几条水泥路真正成了百姓的致富路。过去,村民辛辛苦苦经营果树,常因阻塞运不出去,烂在山里,丢在地里。如今,村民们收获了板栗、苹果等干鲜果品,可以在家坐等汽车开到果园边上进行收购,也卖上了好价钱,全村群众喜上眉梢。
政通人和,任杖子村人均收入已由1996年的不足1500元,增加到了如今的5500元。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承德市委书记郑雪碧到村里调研,听说张玉珍的事迹后赞同道:“张玉珍精神就是‘春蚕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