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下面,我就全省脱贫攻坚有关情况作一汇报,供各位参考,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全省扶贫开发基本情况
目前,全省共有扶贫开发重点县62个,其中,国家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22个、片区外国定重点县23个、省定重点县1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7366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14.8%;贫困人口310万(其中有劳动能力的164万,没有劳动能力的146万),贫困发生率5.4%(其中62个重点县为11.35%)。
在62个贫困县中,有革命老区县57个(仅围场、隆化、万全、康保、尚义不是),占贫困县总数的91.9%;建档立卡贫困村6724个,占全省贫困村总数的91.3%;老区县贫困人口282万,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91%,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
二、“十三五”全省脱贫攻坚决策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决策部署。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0次国内考察,18次涉及扶贫,连续4年国内第一次考察都是到贫困地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任务。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十三五”脱贫攻坚作出全面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把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变为国家意志,变为可操作的规划,第一次把脱贫攻坚作为五年规划的重要内容并按照一篇三章来表述,第一次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五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第一次由省(区、市)党政一把手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并层层立下责任状。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策部署,12月27日—2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制定了“1+N”脱贫攻坚政策体系(“1”即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N”即贫困县考核、选派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生态保护脱贫、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等12个配套专件),全省“十三五”脱贫攻坚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省委、省政府《决定》起草过程中,省老促会特别是玉梅会长在深入调研思考的基础上,提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这在《决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紧扣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这几个关键环节,突出倒计时、路线图、军令状、指挥棒这几个核心问题,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以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黑龙港流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为主战场,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培育发展富民产业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统筹现代农业发展、山区综合开发、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走出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总体目标
概括起来就是“两步走”“三确保”“四提升”。“两步走”:就是力争到2018年基本解决全省面上的脱贫问题,即全省90%的贫困县摘帽,90%的贫困村出列,90%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再用两年时间即到2020年底前,集中力量解决剩余的少数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问题,巩固提高全省脱贫攻坚成果。“三确保”:就是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村全部出列并基本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四提升”:一是贫困县的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人均公共财政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四是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明显提升,水和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基本方略
脱贫攻坚的最大特点,是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以前,我国农村总体贫困,实施普惠政策就能够解决一大批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现在,采取大水漫灌的办法,贫困人口难以受益,必须做到“六个精准”“五个一批”。
“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包括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做到“六个精准”关键要回答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这四个问题。一是精确识别、建档立卡,解决“扶持谁”的问题。通过贫困识别建档立卡,把贫困人口是谁、在哪里、什么原因致贫等搞清楚。二是驻村工作、帮扶到户,解决“谁来扶”的问题。通过选好配强贫困县乡村干部,向贫困村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等办法,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三是对症下药、分类施策,解决“怎么扶”的问题。通过引导贫困群众参与脱贫规划制定和项目设计,强化贫困群众受益,增加他们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资金跟着穷人走,按照致贫原因分类施策。四是明确标准程序,解决“如何退”的问题。通过明确提出标准、程序和核查办法,严格规范贫困退出,确保贫困人口有序退出。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我省也制定了贫困退出实施意见,其中,贫困县退出以全县贫困发生率低于2%为主要衡量标准,贫困村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低于2%为主要衡量指标,统筹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综合因素;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以该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为衡量标准。
需要强调的是,扶贫标准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一个整体,是数量标准与质量标准的有机统一,必须全面准确把握。我国现行扶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元,国家每年根据当年农村低收入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调整,2015年现价扶贫标准为2855元。家庭收入反映的是贫困的现象,“两不愁、三保障”则反映贫困的本质。在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时,既要看收入,又不能唯收入,要重点拿“两不愁、三保障”这把尺子综合衡量。要克服两个误区:一是把收入标准简单等同于扶贫标准。如果一味强调收入标准,不考虑支出和负担,就会导致一些真正的贫困户该纳入而没有纳入,直接影响扶贫质量,影响群众的获得感。二是把扶贫标准等同于小康标准。以易地扶贫搬迁为例,中央补助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为25平方米,但在搬迁过程中,一些农户盲目扩大住房面积,建成了“小楼”“洋房”,结果是负债累累。这种不切实际调高标准的做法,不仅会吊高贫困群众胃口,增加扶贫成本,也容易引发其他群众不满。
“五个一批”是分类施策的基本思路和实现途径。“十三五”期间,我们将重点通过发展产业脱贫一批,通过劳务输出脱贫一批,通过易地搬迁脱贫一批,通过低保兜底脱贫一批,还要实施医疗脱贫、教育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和资产收益扶贫等措施。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开始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二是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集中统筹转变。三是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侧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四是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经济发展指标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
(四)基本路径
重点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八大专项行动:
一是产业和就业脱贫行动。行动的主旨是,对有劳动能力的164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脱贫富民产业和就业创业摆脱贫困。这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产业脱贫,主要包括现代农业扶贫、旅游扶贫、家庭手工业扶贫、光伏扶贫、山区综合开发扶贫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就业创业脱贫,重点是提高贫困人口的创业就业能力,让他们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并为其外出务工和创业就业提供政策支持,使其依靠自身技能就业创业实现脱贫。产业脱贫面临最突出的矛盾是“三个同时并存”:一是贫困户发展生产能力低与面对农产品市场风险大的问题同时并存;二是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与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同时并存;三是群众科技文化素质较低与公共服务滞后的问题同时并存。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路径是育龙头、建基地、搞股份合作制。2016年,将指导推动有脱贫攻坚任务的9个市每市打造1个特色产业脱贫示范县,62个贫困县每县培育壮大1—2个主导产业、至少建成1个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园区。到2017年底,全省扶贫龙头企业达到1000家,其中每个市不少于100家,每个县不少于10家。
二是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脱贫行动。为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问题,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以及库区的42万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这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当头炮”。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后立即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进行专题部署,并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五年投资6000亿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省委、省政府也非常重视,克志书记、庆伟省长亲自研究谋划,在资金、土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4月6日,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在涞源县举行,拉开了我省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序幕。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今明两年全部启动,实行“两步走”:第一步是2016至2017年,2016年启动12.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万人、同步搬迁3.6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工建设200个集中安置小区,建房面积167.8万平方米,2017年底完成安置,并启动剩余29.4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第二步是2018至2020年,力争2018年基本完成剩余29.4万人搬迁任务,2019年进行扫尾,2020年巩固提升。危房改造脱贫行动主要是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危房改造,探索采用贷款贴息、建设集体公租房等多种形式,到2020年全部完成现有危房改造,保障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
三是生态保护脱贫行动。对重点生态功能区或自然保护区的贫困人口,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度和受益水平。措施是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倾斜、发展林下经济、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探索碳汇交易扶贫模式等。其中有一些创新性举措,比如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化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领取工资。
四是教育脱贫行动。为了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防止因学致贫返贫,这一行动的目的是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最管用的政策是“三免一助”,自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在省内公办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学费、免住宿费、免教科书费,享受国家助学金等政策。利用农广校和职教中心等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每期15天,全部免除学员的学费、食宿费并实行交通补贴。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要达到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
五是社保政策兜底脱贫行动。对全省146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从今年1月份起,我省把农村低保线提高到扶贫线,实现了“两线合一”。当前,正在组织开展农村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做到应保尽保、不漏一人,实行动态调整、有进有出。
六是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行动。主要是着眼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从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看,我省因病致贫的贫困人口占20%左右。对这项工作,省委、省政府决心很大。《决定》提出,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大病保险等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起付线在现有基础上降低50%,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和最高保障限额,自2016年起,最高保障限额提高到30万元,以后逐年增加。将贫困人口全面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对因患慢性病需长期服药或患重特大疾病需长期门诊治疗,导致自付费用较高的医疗救助对象,给予门诊统筹;救助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中,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支付后的个人负担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按不低于70%的比例给予救助。探索实行对贫困县内的60岁以上老人,实行县内看病免费,这项工作先在承德市开展试点。
七是基础设施脱贫行动。主要是大力推进水、电、路、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破除贫困地区发展瓶颈。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提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水平的综合性抓手,自2016年起,在3年内补助每个贫困村50万元(已开展基层建设年驻村帮扶和建成美丽乡村的除外)。每年将不少于1000个贫困村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实施范围。
八是“互联网+”扶贫行动。主要是推进贫困村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互联网,确保到2017年80%的贫困地区行政村通光纤,实现4G基站网络全覆盖,尽快缩小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数字鸿沟”。重点是全面推进电商扶贫工程,到2016年贫困县全部建成实体特色馆,基本实现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全覆盖。对贫困村开设服务站省财政给予每村6000元补助,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等支持。
在八大行动之外,省委、省政府《决定》还专门就支持革命老区脱贫攻坚进行了部署。主要有以下内容:加快实施重点贫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扩大革命老区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各类扶持政策进一步向贫困革命老区倾斜,实现民生政策全面覆盖,社会事业全面提升,人民福祉全面增进。突出解决基础设施、城镇化、工业化、综合开发和教育滞后等问题,优先布局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工程项目,优先安排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优先支持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优先促进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主动对接中央企业定点帮扶贫困革命老区“百县万村”活动,争取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加强发达地区与贫困革命老区干部人才交流和对口帮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贫困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形成捐资捐赠助老区、志愿服务爱老区、结对帮扶进老区、村企共建帮老区、技能培训兴老区、资源开发富老区、产业培育强老区、市场开拓活老区的新局面。
(五)政策举措
重点是采取八大超常规举措: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这里有三个关键词:1.“投入”。2016年,省级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21.6亿元,比2015年翻了一番,力度非常之大。《决定》同时要求各级财政通过扩大支出规模,增加对贫困地区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2.“整合”。以县为平台,把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整合起来、打捆使用,并通过担保、风险补偿金等方式,放大财政资金综合效应。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扶贫办日前印发的《关于整合涉农资金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由贫困县自主确定脱贫项目,实行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对此,各地要认真研究,真正把资金整合好、使用好。3.“监管”。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毫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2013年年底,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对19个贫困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报告显示,几乎所有的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跑冒滴漏问题。去年国家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在我省审计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今年年初,国家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已下发通知,将对2013-2015年度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目前,省扶贫办正会同省财政厅开展专项治理,对2014、2015年到村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查处和纠正违规操作、弄虚作假、损失浪费、挤占挪用、贪污侵占等违规违纪问题,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为此,我们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高压线”意识和底线意识,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坚决杜绝“跑冒滴漏”,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二是强化土地政策支持。主要政策:1.指标倾斜,支持贫困县项目建设。例如,“除年度正常安排到贫困县的土地指标外,省级每年从新增用地指标中拿出1万亩专项用于支持贫困县重点项目建设。对45个燕—太片区县和国定贫困县所需的增减挂钩指标、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计划等给予保障,结余指标在省内挂钩使用。”2.转让受益,增加贫困县土地收益。例如,“允许补充耕地指标在省内有偿转让,贫困县安排不低于收益的20%、非贫困县安排不低于收益的15%用于扶贫开发。”过去用地更多的是城市周边的人受益,如城中村、城郊村,现在通过制度创新,可以增加贫困人口在土地增值中的受益程度。
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主要是破解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扶贫是我们工作的“短板”,也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突破口。《决定》提出了很多硬措施,有很多创新:1.产品创新,如:“支农再贷款向扶贫开发倾斜,落实扶贫再贷款”等,国家设立扶贫再贷款,实行比支农再贷款更优惠的利率,重点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如“农村信用社对贫困户的信贷投放比例不低于60%”。再比如,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程,为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的信贷扶持。从我省来说,推广隆化、阜平等地经验,正在开展“政府+银行+企业+贫困户+保险”(简称“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工作,国务院扶贫办将向全国推广我省这一做法。每个贫困县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股等方式,设立资本金不少于1亿元的融资担保公司,不少于3000万元的风险补偿金,重点推广政府搭台增信、银行降槛降息、企业农户承贷、保险兜底保证的多方联动扶贫贷款模式。2.服务创新。从省级层面,建立驻冀金融机构“一对一”支持贫困县工作机制,主要是指导贫困县融资。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基层金融机构“双基联动”合作贷款试点,打通金融机构服务贫困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广阜平模式,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建设,县级设立金融服务中心,乡级依托财政所设立金融服务部,村级依托村委会设立金融服务站。3.平台创新。抓好保定市“全国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建设,建立省市县扶贫开发投融资体系,运用农业扶贫开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扶贫开发股权投资基金。贫困县建立扶贫开发投资平台,统一承接农发行、国开行中长期低息贷款,专门用于支持扶贫项目建设。
四是推动贫困户收益落实到人头。这是一项创新性举措。就我省来说,主要是探索创新两大机制:一是股份合作机制,继续大力推行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六位一体”股份合作模式,支持贫困村组建法人合作社和股份合作体,通过产业链,将项目和资金到户转为资本和权益到户。推动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自然人农业变法人农业“四变”,通过按资按劳分配,使贫困户成为可以从企业拿租金、分股金、挣薪金的“三金”农民。下一步,要一手抓扩面,贫困村都要建立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一手抓提升,规范股份合作制组织的利益联接机制。二是资产收益扶贫机制,让贫困群众分享资产折股、资源开发等收益。这是一项创新性工作,目前正在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五是强化定点扶贫。建立健全“省领导包县驻镇联村、市领导包乡驻村联户、县领导包村、乡干部包户”帮扶机制,36名省级领导每人分包1个国定贫困县、联系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今年元旦前夕,省委书记赵克志利用4天时间到阜平县龙泉关镇顾家台村开展驻村联乡(镇)帮县蹲点调研。其他省领导也分别深入联系点开展了蹲点调研。加强32个中央、国家机关帮扶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协调服务,建立沟通协商、督导调度等机制,提高帮扶成效。
六是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省委、省政府把精准选派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大举措。今年,全省共选派扶贫驻村工作队7366个、第一书记7366人,驻村干部2.2万余名,实现了全覆盖。为提高驻村干部工作能力,2月22日至23日,我省对省直机关精准脱贫驻村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2月24日,1800余名省直机关精准脱贫驻村干部誓师出征,目前省市县三级工作队已全部派驻到位。这次派驻工作含金量很高,在省直机关选派的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中,厅级后备干部占了68.1%。下步的任务是落实支持措施,强化管理,确保驻村干部真正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发挥应有作用。
七是大力开展社会扶贫。主要包括企业帮扶、京津及省内对口帮扶等。1.企业帮扶。由省工商联牵头,将启动“千企帮千村”行动,组织省内1000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1000个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贫困村,开展项目援建、吸纳就业等帮扶活动。《决定》明确提出,吸纳农村贫困人口就业的企业,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职业培训补贴等就业支持政策。2.京津及省内对口帮扶。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京津两市县区结对帮扶我省贫困县,组织廊坊市的县区对口帮扶张家口市贫困县,加大产业项目、基础建设、教育医疗、劳务培训、人才交流等支持力度。去年12月14日,中央协同办召开推进京津两市县区对口帮扶河北省贫困县工作会议,作了安排部署,今年将正式启动。
八是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克志书记、庆伟省长与中央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与有扶贫攻坚任务的9个市也签订了责任书;会后有关市和贫困县也都签订了责任书。责任书就是军令状,就是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考核主要包括两个层面:1.市县层面。《决定》提出,对62个贫困县实施单独考核,突出扶贫实绩导向,提高减贫成效考核权重,其中45个片区县和国定县考核权重提高到70%以上,17个省定县考核权重提高到50%以上;扶贫任务重的9个设区市考核权重提高到10%。无论对市对县,扶贫工作所占权重非常之大,前所未有。2.省直层面。《省直单位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已经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6年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目前已印发。所有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的省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省管企业、省属高校和中直驻冀机构,都在考核之列,考核年限为2016-2020年,一年考核一次。“指挥棒”将对省直单位脱贫攻坚起到激励约束作用,有助于提高全省行业扶贫和帮扶工作水平。
这八大超常规举措与八大专项行动合称“八八战略”。
三、2016年全省脱贫攻坚工作
今年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开局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年度战役要打好”的要求,全省上下紧盯目标任务,落实政策措施,脱贫攻坚呈现良好态势。
(一)完成百万减贫任务。张庆伟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确保年内10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一批贫困县摘帽出列。按照已下达的年度减贫计划,省市县逐级签订了减贫责任书,对减贫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核实监督,评估减贫成效,坚决防止“数字脱贫”,确保完成百万减贫任务,力争超额完成。
(二)编制专项规划。目前,我们正会同省发改委制定“十三五”脱贫攻坚专项规划,把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落实到专项规划中,变成具体可操作的项目。同时,按照脱贫攻坚目标要求,制定了今后五年贫困县脱贫摘帽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的滚动规划。
(三)建设五个平台。一是大数据平台。这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和前提。依托国家建档立卡系统,目前正在建设我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力争6月份完成。二是融资平台。省级层面,重点是加快以省建投为主体的易地扶贫搬迁融资平台建设,目前已落实资本金13.3亿元,全年计划融资53.2亿元,投入易地扶贫搬迁。省级基础设施和产业扶贫投融资平台已上报省政府。市县层面,也要加快建立扶贫开发融资平台。通过构建省市县三级扶贫开发融资体系,承接各级政府扶贫专项资金、专项建设基金和扶贫开发贷款,充分发挥项目建设、管理职能,积极推动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重大扶贫项目实施。三是县级资金项目整合平台。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扶贫办印发了《关于整合涉农资金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贫困县以脱贫规划为引领,以重大项目为平台,整合资金用于脱贫攻坚。四是贫困村扶贫脱贫落实平台。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作力量,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贫困村“两委”共同抓好工作落实。五是社会扶贫对接平台。利用互联网+社会扶贫,使扶贫脱贫需求与社会帮扶资源进行直接对接,并探索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的扶贫模式。
(四)完善五项机制。一是完善组织领导机制。调整充实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双组长”制。3月1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召开2016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克志书记、庆伟省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近期,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建立脱贫攻坚督察机制,以督察倒逼任务落实。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制度,有脱贫攻坚任务的9个市、62个贫困县年底向省委、省政府报告扶贫工作进展情况。二是建立贫困退出机制。根据国家贫困退出办法,启动我省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退出工作,开展脱贫成效评估,严格退出程序,退出结果向社会公开。三是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出台《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实施办法》,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和脱贫成效进行科学评估。建立贫困地区群众扶贫满意度调查相关制度。四是完善统筹推进机制。坚持脱贫攻坚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山区综合开发、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统筹推进,在领导力量、规划编制、资金投入、政策支持、项目实施等方面有效衔接、协调联动。五是完善宣传培训机制。集中开展向李双星、李保国同志学习宣传活动。开展“四个一批”活动,宣传一批扶贫系统先进典型、一批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一批组织帮扶先进典型、一批精准扶贫成功案例;抓好全省脱贫攻坚“双百”典型(100个驻村扶贫工作队、100个扶贫济困先进典型)评选宣传活动。依托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开展省市县乡村“万人大培训”活动。
为确保完成全年脱贫攻坚任务,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签订脱贫“责任状”。全省扶贫任务重的9个设区市党政主要领导与省委、省政府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各市与县、县与乡镇逐级签订了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同时,对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60项重要政策措施进行责任分解,明确了15个牵头部门。二是制定工作“时间表”。研究制定了《2016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计划表》,把每项重点工作分解到月份,工作安排到部门,责任落实到人头,明确了64项重点工作,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三是用好督导“尚方宝剑”。由省委、省政府“两办”督查室牵头,定期开展专题督查,重点督查中央和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及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四是用好考核“指挥棒”。根据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办法,对贫困县2015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试考核”,引导贫困县真正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省脱贫攻坚各条战线已经全面拉开,干部群众心齐劲足。我们将瞄准既定目标苦干实干,扭住重点领域持续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四、对全省老促会系统调研工作的几点建议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省老促会开展革命老区“百村千户”精准脱贫奔小康调研活动,是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行动,是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具体体现,必将对全省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产生重要影响。对于这次调研活动,提三点建议。
(一)突出“精准”这一主题。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六个精准”展开调研活动,无论是总结经验、挖掘典型,还是反映问题、提出建议,都要用“精准”这把尺子来衡量。
(二)抓住产业扶贫这一重点。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是精准脱贫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贫困群众在思想认识、市场意识等方面存在欠缺,贫困地区一家一户的小生产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这就需要把贫困群众组织起来,建立与市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希望大家对此予以关注,发现好的经验做法,提供好的思路建议。
(三)关注社保兜底这一难点。就我省而言,通过产业扶贫实现有质量的脱贫应该不成问题,难点在社会保障兜底上,特别是因病、因学致贫返贫问题亟待破题。省委、省政府对此非常重视,正在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希望对此予以关注,为省委、省政府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河北的脱贫攻坚需要扶贫系统付出艰辛努力,但也离不开全社会,特别是省老促会的指导支持。希望玉梅会长和省老促会继续关心支持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推动贫困地区加快脱贫步伐。
最后,预祝革命老区“百村千户”精准脱贫奔小康调研活动取得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