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老促会关于做好宣传工作的调查
● 齐继学
最近,央视连续热播了《黄河在咆哮》、《打狗棍》、《在太行山上》等脍炙人口的抗日连续剧,这些荡气回肠、振聋发聩的故事,就发生在燕赵大地。这些年来,河北省老促会始终把弘扬抗战精神,搞好老区宣传作为老促会工作的主旋律,努力坚持做到:
领导重视亲自抓。省老促会一直把宣传工作视为老促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年初有部署,年中有督促,年终有总结。省老促会组织副会长和常务理事共二十多人分赴全省十一个市,对宣传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向省委提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的建议,受到了省委高度重视。白润璋同志亲自担任《河北老区》编委会主任,亲赴太行革命老区、坝上草原摄影,并多次组织举办革命老区摄影展,每次莅临参观者都达数万人。
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搞好老区宣传,仅仅依靠老促会自身能量是远远不够的,省老促会坚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使老区工作在“报刊上有字,广播中有声,视屏中有影”。《河北日报》仅今年以来就先后派出30多名记者深入老区采访,撰写了大量有份量的报道,他们先后开辟了“老区行”、“根据地”、“老区英雄谱”、“抗战遗址寻访”等专栏,河北电视台开辟了“老八路”、“红色记忆”等频道。河北传媒集团先后编辑出版了《寻根晋察冀》、《丰碑》、《永恒记忆》等一大批有关老区的革命书籍,还在平山、唐县等地建立了数百家革命书屋,向革命老区馈赠了价值上百万元的书籍。
努力办好“三个平台”。省老促会原有《老区通讯》和河北老区网两个宣传平台,2012年4月又创办了《河北老区》杂志。这三个宣传平台不仅各具特色,且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截止目前《河北老区》杂志共出刊十一期,刊发各类稿件800多篇,约60多万字。《河北老区》通讯共刊发70多期,约20多万字,这些文章“深入研究老区理论与实践,深刻解读老区的历史与现状,广泛宣传党对老区的方针与政策,认真交流老区发展的经验与信息,积极反映老区群众的呼声与诉求”,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更是“老区群众的心声”。有些文章不仅在省内,且在省外引起较大反响。
坚持搞好教育基地建设。藁城梅花惨案纪念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丰宁人圈遗址、饶阳县耿长锁纪念馆等这些展馆,内容翔实,展品丰富,图文并茂,题材广泛,既是历史的再现、亦是时代的写真,更是在全省乃至全国颇有影响的展馆,是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省老促会采取政治上把关,业务上指导,资金上帮扶的办法,几年来多方募集或争取资金,帮助他们提档升级,翻新改造,使这些展馆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省老促会领导还亲自为他们挂牌,将他们命名为省级"爱国教育基地",并组织基层干部特别是青少年参观瞻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目前,省老促会挂牌的教育基地有7个,每年参观人数都达数万人。
老区知识进课堂。杨秀峰同志是河北省第一任省长,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作为高教部、教育部部长,主持我国教育工作近十二年之久,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教育家、法学家。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杨秀峰作为冀南游击队司令员,在内丘县扁鹊庙群中利用现有庙宇创办了“内丘县抗日高级小学”,即现在的“南赛中心小学”。这些年来,省老促会一直把南赛小学作为帮扶重点,动员企业家和有关部门先后投入100多万元,修建了食堂,扩建了操场,购置图书和体育器械。内丘县和南赛学校“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们组织力量将杨秀峰的生平事迹编成教材,纳入课程,使得杨秀峰的事迹家喻户晓,老区精神代代相传。省老促会认为这在全省先河的创举,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于是白润璋会长亲自为教材作序,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以南赛小学为楷模,全省不少学校开展了“请老八路讲传统,让红色教材进课堂”活动。如平山县将子弟兵母亲戎冠秀的故事,易县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都编成了教材,使学生从小思想受到熏陶、境界得到升华。
抓好典型,使老区干部群众“人人心里有杆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最有说服力,为使老区宣传工作不断上新台阶,各老促会这几年来一直坚持发现、培养、推广典型。内丘县石河村党支部书记王胜,主动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带动全村干部群众办企业、开荒山,把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穷山村,改造成经济壮大、村民富裕、社会和谐的新农村,而年仅59岁的他却因日夜操劳,且因多种疾病未能及时治疗,过早地离开了他钟爱一生的家乡,人们亲切地誉他为“太行骄子”。威县老促会会长苏桂珍,今年已68岁,担任会长七年以来,她不仅筹建了“冀南党史纪念馆”,且编撰了《光耀青史》、《红色的土地》、《英雄的人民》等三部红色书籍,特别是采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的模式,带领当地群众在冀南荒漠里栽种了10万亩优质秋月梨,被县委领导称为“蛮拼的苏老太”。华东师大文学系大一学生赵祎,祖籍河北昌黎县,年仅二十岁的她不仅天资聪明,品学兼优,且充满爱心,不幸身患绝病,弥留之际,她叮嘱自己的父母,将自己积攒下来的四万元压岁钱,全部捐给了革命老区的贫困学生。黄骅市西排村年已九旬的耄耋老人陈长贵,靠捡垃圾积攒下来1028.6元,临终前他特意叮嘱子女,将这些钱捐给村办小学,让学生们“买书本啊什么的”……这些典型,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我们利用《河北老区》杂志对其浓墨重彩进行了宣传,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在他们事迹的感召下,全省捐资助教,扶贫济困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就连远在上海、杭州、兰州的河北商会,也纷纷慷慨解囊。
努力扩大《中国老区建设》画报发行,充分发挥《中国老区建设》画报作用。《中国老区建设》画报是宣传老区的主阵地,是中国老促会的机关刊物,搞好《中国老区建设》的发行,发挥好《中国老区建设》作用,各级老促会责无旁贷。目前,《中国老区建设》在河北的发行量已突破5000份,有的县已经突破千份,虽然较过去有一定增长,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远远不够,与先进省市比更有很大差距。这几年,我们在抓发行的同时也注重抓通讯队伍建设,全省十一个设区市和大约一半以上的县都建起了通讯队伍,稿件数量较过去有了一定增长,稿件质量也有了一定提高。我们决定借这次会议的东风,采取有力措施,使《中国老区建设》的发行再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建议鉴于不少省市都有了老区刊物,建议能否搞一个全国性的老区杂志联谊会,使大家能定期切磋,取长补短,使全国老促会的刊物能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