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民族英雄郝梦龄之女郝慧英、郝慧兰(上)
● 梁绍辉 彭同聚
编者按:1937年10月10日,山西忻口,在与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一起视察过忻口阵地后,第九军军长郝梦龄意识到大战在即,再一次写下遗书:“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抱定牺牲决心,不能成功即成仁,为争取最后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界上,故成功不必在我。……为军人者为国家战亡,死可谓得其所矣!”
第二天,忻口保卫战打响。10月16日,年仅39岁的郝梦龄在前线督战时不幸中弹,在倒下后,他仍力呼所部杀敌报国。汉口《大公报》报道说,“民国以来,军长之因督战而在沙场殉职者,实以郝军长为第一人”。
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笔者很高兴地采访到了郝将军的两个女儿:93岁的郝慧英和80岁的郝慧兰!
戎马倥偬
“我父亲是一个魁梧帅气的军人,你看这张照片就知道。”已经93岁的郝慧英对于父亲郝梦龄的音容依旧记忆深刻。
作为郝梦龄的大女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每逢有关抗战的纪念日前后,郝慧英总会在武汉的家中接待许多来自各地的媒体,为他们讲述父亲的故事。面对家乡来的记者,只在很小的时候在老家石家庄藁城庄合村住过的她,却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我父亲虽然一生都在奔波,但家乡始终是他最牵挂的地方。他曾给村里建过一个小学,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了。”
郝梦龄,字锡九,1898年2月18日出生于河北藁城庄合村。他幼年家境贫寒,只上过3年私塾。14岁时,作为家中的老大,郝梦龄被送到一个杂货店当学徒。后因不堪忍受老板的虐待,投奔远房亲戚魏益三当了兵。“这至少能找口饭吃吧。”郝慧英揣测说。
魏益三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保定军校)首期学员,时为东北奉军30军军长。军营之中的郝梦龄没有放松自己,在习武之余开始自学文化,这使他得到了魏的赏识,把他送往陆军军官小学读书。后来他又考入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与他同期的学员还有叶挺、邓演达等人。
1921年,郝梦龄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重归魏益三军中。在北伐战争中,由于他作战英勇,由旅长升任第四军第二师师长,后出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四师师长兼郑州警备司令直至第九军副军长、军长等职。虽然一路青云,但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郝梦龄却始终保有河北人的纯朴之气。
“我父亲常说:‘人生在世,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他不吸烟、不酗酒,也不赌博、嫖妓。少年的经历,让他对读书情有独钟。家里有很多古籍珍本,有各种军事兵法,有影印的藏经碑铭,有康熙字典、辞源等工具书。他常给我讲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人的故事。他尤其喜爱、推崇文天祥的两首诗《正气歌》、《过零丁洋》。”说起父亲,郝慧英总是充满崇敬之情。
对家乡,郝梦龄也满是眷恋。他与别的当官的不同,从没在乡亲们面前耀武扬威过。每次回家,离村子还有十几里路,他就会脱下军装,换上便装,并命令勤务兵也换上便装。沿途不论遇到哪位乡亲,总以叔、伯、兄弟相称,十分亲热。有一次在回家探亲的路上,遇到一个拣粪的老人,老人见汽车开过来,一下摔倒了。他连忙下车扶起老人,帮他拍去身上的土。老人说:“我是看见这个大东西(指汽车)心里一发慌摔倒的。”
“这件小事,父亲却很在意,回村后又专程带上食品去看望老人。从那以后,父亲为了让乡亲们不害怕,回家小住时,再也没坐小汽车,改成骑马了。”郝慧英回忆说。
郝梦龄对家人的要求格外严格。在郝慧英的记忆中,母亲剧纫秋带着他们辗转沈阳、天津、武汉等地,都是靠租房过日子。“在武汉时,我母亲曾看中一幢两层小洋房,向我父亲要钱,我父亲反对。他说:‘军人应以四海为家,如果你们走到一处便购置一处房产,我贪恋小家,岂不是误了国家?!’所以,我们家一直都没有一处房产。抗战胜利后,我们从重庆回到武汉,因为没有房子,我们一度只能在旅馆里借住。”
“我父亲在武汉的办事处有一辆汽车,只能他回武汉时用,我们都不能用。他说,你们要坐汽车等你们长大了自己去挣钱坐车。这辆车是做公事的,你们不能坐。”郝慧英还记得当年因为坐父亲的汽车上学而被训斥的事。
还有一件事,让郝慧英对父亲的严厉记忆犹新。那是有一位朋友送了母亲一副象牙麻将,父亲知道后,叫她立刻物归原主,但她没有照办。一天,母亲正在家中与亲友玩这副麻将,被父亲发现。“他大发雷霆,并当即拿到厨房付之一炬。从那以后,母亲再也不敢收受别人的任何礼品了。”
因为郝梦龄不赞成家属随军,所以郝慧英并不太清楚父亲的军队是一支怎样的军队。她只知道,在父亲的军队中,一不准纳妾狎妓,二不准吸毒赌博。虽然母亲只是一个不识字的普通河北妇女,但父亲却始终用情专一。他还曾因为一个在军中的亲戚买了一个小老婆,把那个亲戚遣返回了老家。
据一份史料记载,郝梦龄治军非常严明,他在军队中不任用亲属,受的赏赐也会经常分给部下。他十分强调军队与民众的关系,对于违纪犯民行为,决不宽纵。部队在乡间宿营,决不轻易打扰百姓,常在雨天以草秸宿营,并一定将借得的草秸等物送还百姓。
请缨北上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军阀混战的年代。年仅32岁便成为军长,郝梦龄可以说是军阀混战的得益者。然而,郝慧英说,她母亲告诉她,一路青云直上并没有让父亲感到光荣。他的眼中是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与他的理想相悖,也为参与这些战争“深为忏悔和痛恨”。
郝梦龄也曾率部与工农红军作战,但以失败告终。1931年,第三次反革命“围剿”被红军彻底粉碎后,郝梦龄看到连年内战使人民遭殃,血流千里,深为同室操戈而悔恨。到1934年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时,郝梦龄请求解甲归田,未获批准。1935年被调往贵阳、独山、遵义等地,率第九军负责修筑川黔、川滇公路。川黔公路通车后,第九军又担负起保卫和养护公路之责。
“那一段时期,可能是我父亲最苦闷的日子。他回家就会发牢骚:‘打来打去都是自己人。’”郝慧英说,“这种牢骚传到蒋介石耳中,他自然认为我父亲不忠于他,就把他派去修公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