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发指的
“小山惨案”
● 李兆新 丁平德
海兴县小山乡因背倚渤海秀峰小山而名,是冀南和鲁北的结合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8年肖华开辟冀鲁边抗日根据地时建立小山抗日区政府,之后,冀鲁边区党委,冀鲁边军区,以及诸多部队都在这里驻扎。为摧毁这块红色革命堡垒,1941年9月,日军调集天津、济南9架飞机连续三次轰炸小山,伤亡总数达2000人。仅小山四村就被炸死130人,炸伤140人,制造骇人听闻的小山惨案。
集市变成了屠杀场
1941年9月24日(农历8月14日)是小山大集,集市就在小山东村东营门外场地上。小山是一个大村庄,小山集市辐射方圆百十里,因为准备过中秋节,商客们来的特别早,特别多。赶集的人象一股股细流向大集汇集,集市商贩摊点摆列两旁,案子货架上摆满布匹衣料、蔬菜水果、月饼点心,各式商品应有尽有。牲口市里骡马嘶鸣,粮食市里算盘叮当,大集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大约9点多钟,远方传来一阵闷雷声,逐渐由远而近,人们发现东北方向的天空出现了飞机。“来飞机啦!”飞机由一架变成了三架,很快又变成九架。九架飞机三三编队,直奔小山而来。飞机响声越来越大,飞机越来越近,连飞机上的膏药徽记也看清了。“鬼子的飞机!”赶集的人们毛了,集市上乱起来。但是太晚了!敌机已俯冲过来,怪叫着飞到了人们的头顶上,一颗颗罪恶的炸弹呼啸着投向无辜的人群。“轰!轰!”炸弹接连爆炸,整个集市、整个小山村都淹没在硝烟血泊中!
肉血横飞惨不忍睹
“敌机扔下的炸弹一个挨一个,炸的人们血肉横飞!”丁宝坤老人回忆说,“人们的哭喊声、惨叫声混成一团。当时营门口旁有一眼水井,一颗重磅炸弹落在用石头砌成的井台上,随着一声巨响,躲在营门洞和挤在营门口的四五十人死的死、伤的伤,“满井里都是人的胳膊、脚丫子……”赵秉义老人回忆说,当时只有13岁的他从人堆里爬起来,瞅瞅围子壕沟里鲜红鲜红流淌的都是人血,他说:“有的尸体被炸的碎不成身,这里一根胳膊、那里一条腿,肠子挂在树枝上,往下滴着血水。”吓的他很长时间不敢到东营门口来。
赵广福老人回忆说:他的二爷爷、婶子都被炸死了,他的姐姐还被炸弹皮削掉了半个耳朵。他的一家邻居为躲避飞机轰炸藏在家里,不料一颗炸弹从房顶上落下来,房子没了,一家3口也没了!他的堂兄赵秉文死时也只有15岁,他浑身上下竟有21块炸弹皮。
日军飞机走后,外村一名商贩的亲人赶到被炸的小山集市上找人,凭着脚上穿的鞋子,只找回去一条人腿,另一个只找回了人头,……赵洪义老人哽咽的再也说不下去。
赵子树是那次惨案的幸存者,当时一块弹皮从臀部打进去,几十年来伤口时常渗血水,并且疼痛逐渐下移,直到死的前两年才从腿肚子里掉下一块枣核大小的弹皮来。刘子清在集上被炸昏,家人抬回家才慢慢苏醒,但左臂和腹部受了伤,他虽然保住了生命,但却落了个终身残疾。
丁宝江是海兴县文化馆的退休干部,他还没有出生,父亲就已死于那次惨案中。可怜的是他死去的父亲被从惨案现场发现时,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同被炸死的女儿(丁宝江的姐姐)。2000年丁宝江给父亲起坟时,从他父亲肋部尸骨中取出一块宽3厘米、长6厘米的炸弹皮。今天丁宝江还保留那块无故夺去他父亲和姐姐生命的炸弹皮,那是日本侵略者残害中国百姓铁的罪证。这次由日本军一手制造的惨案,仅小山东村就死亡37人。
患难之中见真情
硝烟未散,炸弹还在轰轰作响,驻小山附近的八路军指战员闻讯赶来,他们一面用机枪对敌机进行扫射,一面组织群众进行转移。人们不会忘记,最先冲进来的两名八路军战士,迅速指挥村民卧倒、隐蔽,他们从市场中心指挥人们疏散到东营门外,又从东营门外回到市场中心。不少群众脱险了,而他们自己却把目标暴露给敌人,不幸牺牲在爆炸现场。“如果没有八路军战士的及时指挥营救,村民们伤亡还要多。”老人们一致回忆说。八路军指战员把一个个受伤群众抬到八路军临时设立的救护所,进行包扎、抢救,并帮助群众尽快掩埋了死难者的尸体,然后组织疏散转移。日本法西斯妄图以狂轰滥炸来征服小山人民,然而敌人的残虐更加激起了抗日军民的仇恨,抗日情绪更加高涨,青壮年纷纷拿起武器,投入到抗日斗争之中,小山东村的李洪树父亲被炸死,母亲被炸残,他毅然报名参加了八路军。
村支书赵福和指着村北头两座无名烈士墓说:“每年的清明节,小山四村及附近学校的师生都来为烈士扫墓献花,以纪念在惨案中为保护群众而献身的革命烈士”。
哑弹祸患警后人
日本侵略者在小山制造的惨案已过去70多年,昔日那惨不忍睹的场面再也不见了,但据老人们回忆,“敌机扔下的炸弹还有5颗没有爆炸,当时只是深深地留下了5个洞。用很长的高梁杆才刚捅到洞眼的底。”丁春德老人还领着人们来到村边一个大坑前:“就是这个坑里,以前孩子们在里面洗澡还掏出过一枚没响的炸弹部件,差点伤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