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著名摄影家王文澜
● 王欣 彭同聚
遇见王文澜纯属偶然。2月25日,白润璋美丽中国摄影展在省博物馆揭开帷幕,现场来了不少摄影界专家,一个熟悉的身影扑入我们的眼帘。主持人一介绍,果然是王文澜。虽然不是摄影“发烧友”,但对其作品《流动的长城》和《自行车的日子》颇为赞赏。作为《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澜和我们也算是“半个同行”。他欣然接受了我们的专访。“我虽然生在北京,但老家在新乐,咱们是老乡。”王文澜说话慢条斯理,镜片后的眼睛温和而睿智,就是这双眼睛通过镜头,记录了岁月走过的印迹。
一图胜千言,视觉语言最为真实
作为一名专业摄影师,王文澜最看重的就是一幅幅凝结了摄影师灵感和心血的照片,因为一张真实的图片胜过千言万语。他非常肯定白润璋的摄影作品。“虽然他入行只有五六年的时间,但通过照片看得出来,他非常专业,也很有天赋和悟性。只要看这些照片的拍摄地点就能知道,他下了多么大的功夫。因为无论我们用多么美好的语言描述祖国江山的美,都不如一张照片来得直观。”
王文澜很羡慕那些可以边走边摄的摄影师,作为一名报社的记者,他的工作地点主要在北京,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新闻报道摄影。一般人看来,摄影记者都是风风火火、挤在一群人中忙着抢镜头的外向形象,王文澜却很慢性子,从说话就能看出来,总是不疾不徐。他和前妻倪萍共同出版的摄影作品《自行车的日子》就是他用几年时间骑着自行车在北京胡同里拍出来的。不急功近利、静静等待最好的画面,是他与其他摄影记者不同的地方。
从1976年开始,王文澜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唐山大地震”、老山前线、抗洪救灾、亚运会、奥运会、“汶川大地震”,以及各国首脑访华,先后获得过全国十佳摄影记者、全国新闻摄影金奖、中国新闻奖等奖项。“我一直在追求味道独特的那一刹那,而这一刹那光彩的产生需要常年坚持,这就是摄影这一视觉艺术最吸引人的地方,真实记录,可遇而不可求。”王文澜说。
不必有“单反”,你我均能记录岁月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摄影,即使不是专业摄影记者,也会花重金购买昂贵的照相机,而入门级“单反相机”最便宜的也在5000元以上,甚至有的镜头就十几万元,所以有了“摄影之门深似海”的说法。对于这种“摄影发烧友”现象,王文澜笑着说:“如果有条件,自己也喜欢,可以买,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完全可以用卡片机甚至手机拍摄和记录,我就经常用手机拍照片,效果还真不错呢!”
王文澜向记者说起了“大萌子”,她就是用普通的家庭相机拍下了30年间和父亲的合影。“相信看到这些照片每个人都会感动,这一张张照片就是时间的流逝,朴实而感人。即使没有高端的摄影器材,你一样可以记录岁月。那些整天鼓动大家买高级照相机的人,都是厂家做的广告,呵呵。”
一张照片就是一种情绪的表达,王文澜说, 只要善于观察生活,有独特的眼光和视觉,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提炼身边的生活。“去不了西藏,可以拍自己的小家,见不到名人明星,可以拍身边的父母、爱人、朋友,对普通人来说,这些离我们最近的地方、最亲的人才是最值得记录的。”
不断充实自身,光影之间体验人生
在超过30年的摄影生涯中,王文澜不断成长变化,其作品在不同时期也有各自的特点。“在刚刚接触摄影的时候,大概三四十年前,最注重的是技术,因为镜头需要手动调焦,有技术才有作品,后来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就想着如何拍一些有冲击力的照片,又过了10年,更讲究艺术和技术的统一,会从构图、光线等各种方面进行考虑,如今我更看重一张照片的内涵。”王文澜说,摄影难就难在它太容易了,谁都会玩,玩得好就难了。
工作之余,王文澜喜欢结交文化艺术界人士,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文学作品、音乐、电影、诗歌,甚至书法、绘画,只要和艺术沾边的我都学习,眼界思路开阔了,摁快门的时候就有准头。”王文澜说,“摄影技巧和很多当代语言互通,一段精彩的描写、一幅高手的画作、一部经典的电影,都可以加入到摄影技术中,不要小看摁快门这一瞬间,很耐人寻味。”
岁月变迁,当年的海鸥120已经被数码相机取代,一个人在暗房洗照片的日子也留在了回忆中。年过六十的王文澜经历过时代变迁,无数次站在了历史的节点。很可惜,由于时间原因没有听他讲述那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但通过他的照片,依然能够听到记录下这一刻的人当时“怦怦”的心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