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白求恩医疗队”的名义……
发布日期:2012-10-24 信息来源:老促会
信息访问量:?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专家义诊纪实
15名医学专家,踏着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曾经的足迹,深入山西、河北乡村,三天行程近1100公里,把高水平诊疗服务送到普通百姓家。作为70多年前白求恩大夫一手建立起来的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义诊活动从未间断过,但以“白求恩医疗队”的名义进行义诊活动,尚属首次……
(一)
头顶是火辣辣的太阳,远处是连绵的青山,眼前是簇拥过来的老乡们一张张急切询问的脸。
5月16日下午,在村委会门前露天小广场上进行了整整三个小时的义诊,年轻的主治医师刘文秀的胳膊被太阳着了一层淡淡的“健美色”。
这是此次大型义诊活动的第一站——山西五台县松岩口村。作为本次义诊队伍里唯一的一位“80”后医生,刘文秀还是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规模的义诊,她感到“新鲜而又特别”。
旁人对于五台县松岩口村可能并不熟悉,但对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工作人员来说,这里却有特别的意义。“1938年6月,白求恩从延安到晋察冀军区援助医疗,第一站到的就是五台县松岩口村。”本次活动的领队、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副院长宋敬辉说:“我们重走白求恩路的第一站就从这里开始!”
松岩口村85岁高龄的裴贵清老汉,身体平时并无大碍,“村民们都说白求恩又回来了,就跑过来看看。”裴老汉激动地说。
裴老汉与白求恩的感情很深,用裴老汉自己的话说,“与白大夫很熟悉”。当年,裴老汉还是个10岁的孩子。“我们几个小孩总喜欢扒着窗户看白大夫做手术,”老汉回忆说:“忙乱时,白大夫会冲着我们吼两句,忙完了,他还会把我们抱起来,给我们糖吃。”
据介绍,在松岩口村的三个月时间里,白求恩救治了大批伤员,并亲自设计施工,将村中一座龙王庙改建成具有手术室、消毒室、医务室等设施的外科病室,被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誉为“白求恩模范病室”。“这就是现今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前身”。在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前,宋敬辉指点着一排简陋的土房说。
一天之后,当义诊队伍走进白求恩逝世地——河北唐县黄石口村时,大家不约而同神情肃穆起来。
黄石口村便是医疗队此行的第二站,活动将义诊点设在黄石口乡卫生院,距白求恩逝世时居住的院落仅有几百米。5月17日上午8许,义诊还没开始,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数百名乡亲就在卫生院的门前等候了。
义诊活动于第三天转入平山县土岭村。“1939年1月,白求恩来到土岭村,在这里救治了不少伤员,其间,还举行过多次工作会议。”宋敬辉接着说:“一年多的时间里,白求恩走遍了大半个河北,在土岭村的日子虽然不长,但却是白求恩紧张工作的真实写照。”
“三天时间,大约有1300余名乡亲接受了义诊,这确实使我们有些劳累,但认真劲儿一点不减。”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党委政治部主任刘建明说。
(二)
在唐县牛眼沟村,医疗队还给93岁的崔桂英老人作了一次全身检查。
崔老太永远也忘不了,1939年9月,她将家里最好的一间屋子提供给白求恩作为临时药房,一天,她胃疼得厉害,白求恩为她配了一碗汤药,并提醒身边的助手说:“要嘱咐她,分三次喝,一天喝完”,随后就离开了,没想到,助手还没来得及告诉崔老太,她一次就喝完了整碗。
“当时,我晕了一天,白求恩知道后,气得要开除助手,我赶快去说情。”身体硬朗的崔老太笑盈盈地说:“自从那次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胃疼!”
“根据事先对义诊情况的大概估算,我们一共带了36种药,总价值近4万元,能够保障三天的义诊。”药剂科医生袁彩玲说。
从袁医生手里拿着的一张“义诊药品清单”中,记者看到,有近70%的药品是医院自制的,所有药品中,最贵的是标价为39.1元/瓶的“胃炎灵”。
“对老乡们来说,这次义诊赠送的很多药都能补充他们的药匣子。”唐县黄石口乡卫生院院长赵红梅坦言:“在我们基层诊所,基本药物目录里的药品占绝大多数,药品种类比较少。”
对此,袁医生举例说:“拿治疗糖尿病的药来说,由于便宜,乡亲们一般吃降糖灵,但这次义诊,我们赠送的是格列奇特片等效果更佳、乡亲们普遍缺少的药。”
义诊给乡亲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药品,还有健康的希望。
5月18,当耳鼻喉科主任周永青走进平山县26岁耳聋患者张二巧家中时,张二巧意识到,听到声音的愿望终于指日可待了。
“我们为她联系了一家国内厂商,免费提供一个大约10万元的人工耳蜗,医院将在近日免费为她进行手术。”周永青说。
朴实的张二巧激动得手足无措,她从屋里拿出一双浅绿色的绣着红花和“平安”二字的鞋垫,塞到了周永青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