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宣传弘扬老区精神 推进老区文化振兴

——河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

发布日期:2025-09-24 信息来源:河北老促会 信息访问量:

近年来,河北省老促会坚持把宣传弘扬老区精神,推进老区文化振兴作为基本工作任务和重要工作抓手,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用老区精神做好宣传工作、用红色文化促进老区振兴已成为全省老促会的共识。

守正创新,宣传主阵,唱响时代主旋律

河北省各级老促会高度重视老区精神宣传,不断巩固拓展宣传阵地,拓展宣传领域、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积极开展有社会影响力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宣传阵地,弘扬老区精神,宣传老区新貌,助力老区振兴。一是不断加强和提升宣传平台建设。在做好《中国老区建设》发行征订和供稿工作的同时,坚持办好《河北老区》、通讯和各市县创办的专刊,发挥了宣传老区主阵地作用。近年来,在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方面,各地老促会都在不断学习、尝试和应用,提升了宣传效果。去年,省老促会网站扩容升级,增设手机版,实现网站移动端自适应,浏览量大幅提升。利用互联网、公众号、微信群等宣传老区,交流工作,已经成为老促会宣传的新风尚。二是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去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省老促会发起庆国庆河北老区书画作品征稿活动,各市县老促会积极响应,共收到书稿近千幅,我们从中遴选了150件精品,以《弘扬老区精神,谱写时代华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画作品集》为题,辑印成册,广为传播,受到了社会好评。各地老促会踊跃参加创作并投稿,沧州、秦皇岛等市老促会在进行稿件征集的同时,提升活动层级,由市老促会发起,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举办以“情牵老区,培根铸魂”“弘扬老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书画展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省老促会持续开展关爱宣传慰问革命母亲活动,成为弘扬老区精神,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特色品牌行动;组织编辑出版《革命母亲录》,在省老促会网站开辟宣传专栏,连续登载燕赵巾帼英雄事迹,讲述革命母亲故事,铭记革命母亲历史功绩,弘扬巾帼英雄精神,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凝聚力量。去年“七一”前夕,廊坊市老促会与市老干部局联合在文安左各庄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回顾特支史,唱响新征程”慰问革命老区文艺晚会,近万名群众受到红色文化教育。石家庄市老促会先后完成了《铁证》《丰碑》《巨变》《石家庄市革命母亲名录》等12部书籍编撰工作;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间,开办“石家庄市老促会微信公众号”,宣传老区及老促会工作,已经编辑100余期;写出《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代表河北省参加中国老促会组织的老区精神研究论文评选,获得一等奖。邯郸老促会继拍摄老区宣传片《根》之后,2024年又拍摄了《走进老区看振兴》专题片,市主要领导观看后,称赞宣传片拍的好,要求市电视台安排黄金时段予以播放。邯郸市老促会会长刘兴顺创作谱写了《老区颂》、《山河祭》等6首歌曲;创作出版了4本诗词集。唐山市老促会组织各县(市、区)搜集整理抗战英雄事迹,去年国庆节前已完成《老区忠魂—唐山革命老区抗日英雄事迹选编》征稿工作,在今年5月底前汇编成册,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战胜利80周年献礼。三是弘扬老区文化,营造红色氛围。为强化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促进红色文化与老区经济协调发展,省、市、县老促会开展了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村”和“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授牌活动。我们先后分两批确定了329个老区村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村,156处红色遗址和纪念馆为红色教育基地。各地的授牌仪式均请当地党政领导出席,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媒体大力宣传报道,营造了浓厚宣传氛围。2023年6月,全省老促会宣传工作会议在革命老区涉县召开,让大家接受红色教育熏陶,沉浸式体验老区革命历史,了解老区的新面貌。近年来,持续推进《老区发展史》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家庭,已经成为各地老促会的工作常态。各地老促会组织演出、制作影视作品、举办展览、出版革命故事集及连环画,创作生产了大量优秀红色文化作品,掀起了老区文化创作的热潮。2023年,省老促会组织收集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中文化建设方面的优秀作品,共遴选了57件作品参加全国革命老区文化传承振兴成果展示,舞台剧巜挂云山》、歌曲巜枣儿红了》、报告文学巜为老区插上腾飞的趐膀》分别获奖,河北省老促会获优秀组织奖。通过参加成果展示活动,进一步引起了文化艺术领域对河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关注,以文化浸润老区精神,以文化展示老区新貌,以文化助力老区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

履职尽责,保护利用,打造红色文化高地

近年来,我们围绕“加强红色文化保护利用,推动革命老区文化振兴”作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形成了明确的工作思路,采取了有效的工作措施。一是摸清底数,建言献策。河北革命老区文化底蕴深、影响大,红色资源丰富。近年来,各地老促会人满怀敬仰之情、肩负使命责任,爬山越岭、进村入户,把遍布于各地的革命遗址遗迹摸清查明,编纂名录、撰写史料、建立完善场馆,特别是抢救性地发掘保护了一大批濒临消失的遗址遗迹,为丰富革命文化宝库作出了重要贡献。老促会积极主动联系协调有关部门,呼吁重点支持太行山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保护扩建修缮,让老区永远成为红色圣地、永远成为人们向往敬重的文化高地。在太行老区实地考察发现,一大批革命遗址、纪念设施和场馆亟需保护、扩建、修缮,但因财力不足,未能有效保护利用。涞源县自筹资金对黄土岭战役(击毙日本名将阿部规秀)遗址、白求恩战地手术室进行了保护建馆,但规模小、体量小,设施不完善,缺少专职人员管理,且无预算维护经费,景点进出道路也不通畅。为此,省老促会提出保护措施,建议并呼吁国家、省有关部门给予重点资金支持,对这些纪念设施进行扩建修缮。提出保护修缮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平山团”旧址、邢台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涉县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武安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等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修缮意见。督促加强对邢台市信都区道沟村等129师战斗遗址、革命文物的保护修复和纪念设施保护修缮。二是重点保护,协调推进。红色资源不可再生,是宝贵的文化财富。河北省老促会领导逢会必讲保护利用红色资源,要求老促会人既当捍卫者,又做主力军,这是老促会的职能所系,责任担当。2024年,省老促会确定把年度调研的重点聚焦在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促进革命老区文化旅游产业振兴上。调研组先后到石家庄、保定、邯郸、唐山、邢台、衡水等市、县(区)30多个红色遗址和文旅景点进行了调研,协调推进对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红军将领董振堂、赵博生、民族英雄马本斋、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平山团”、狼牙山五壮士、战斗英雄董存瑞等先辈英烈的红色遗址、纪念碑(馆)、故居旧址进行重点保护、修缮、利用。邯郸、承德、廊坊、邢台市老促会协调、参与挖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积极协调资金投入,开展革命遗址、纪念设施普查、宣传保护和开发利用。唐山市老促会积极协调,力促政府投资900万元对6处红色场所进行了修缮保护。三是文旅融合,以文兴业。通过大力宣传保护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引起了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关注与重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老区振兴提供了新动能。各地通过利用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延长了新链条,催生了新业态,形成了老区发展新的增长点。保定易县利用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名片,先后投资3700多万元,重点打造提升狼牙山五壮士的景区,带动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旅游综合效益强劲提升。石家庄西柏坡、邢台前南峪、邯郸涉县等著名红色景区,新推出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等深度融合的高质量产品和线路,让红色资源更多更好地转化成“金色”资源。沧州肃宁县把八路军120师指挥部旧址保护修缮后重新布展,邢台任县新建冀南暴动纪念馆,邯郸邱县、馆陶、大名等地新建和重修革命烈士纪念馆,唐山扩建提升李大钊等革命先驱故居,秦皇岛青龙打造红色资源和特色产业旅游线路,承德隆化利用董存瑞烈士陵园开发出 AAAA级旅游景区,张家口阳原筹资600多万把朝阳堡抗战遗址建成红色教育基地,衡水饶阳开辟冀中导报展览馆,烈士陵园经典红色旅游线路。涉县的革命旧址多,他们把其中38处红色景点集中仿建到129师纪念馆附近的“红色记忆小镇”,动员3家企业投资1500万元打造夜景亮化工程和实景演出,寓教于红色文化传播,提升了宣传效果,促进了红色文化产业升级。全省开辟多条红色旅游通道,使老区参与到“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活动。各地老区都将文化场馆的建设和完善与文旅产业紧密结合,既满足了诸如主题教育、纪念日活动等刚性需求,也极大推动了红色旅游蓬勃发展。

(《中国老区建设》2025年第9期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