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旅游

  今天是:
2009年6月9日星期二
欢迎访问河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网站
新闻查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老区动态

这个老太“蛮拼”的

 
信息来源: 河北老促会   发布人: 河北老促会   发布时间: 2015-04-08 14:44:46

——记威县老促会会长苏桂珍

  彭同聚    何永欣

68岁,她已经不再年轻,一身很少换替的蓝褂黑裤皱皱巴巴,黑白参半的齐耳短发有些蓬乱,黝黑的脸堂凭添了些许皱纹,她说话大嗓门,走路一阵风……一个男人版的女人。

她出生在威县沙林小村,从小喜欢爬墙上树,还敢和男孩子们打架,参加工作后更是大胆泼辣、敢打敢拼、不拘小节、勇于担当,有着比男人更男人的胆识、气魄和襟怀。

不管是在局长、乡镇长还是在县委副书记的岗位上,她都能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打拼出一个新局面。她就是威县老促会会长苏桂珍。

四十年的坎坷,四十年的跋涉,四十年的开拓,四十年的辉煌,都已成为过去时。而今她又鼓起更大的勇气,涌起更大的激情,开始“迈步从头越”。虽然已近黄昏,但她心中升腾起飞焰流火,汇成一幅璀璨的画卷。

引进良种,输出劳力,做大“三白瓜”产业……干什么都风风火火,干什么都有声有色,虽然已不再年轻,但这个老太却是蛮拼的……

二○○六年十月,苏桂珍在威县人大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休了。她没有沉浸在温馨的家庭中含饴弄孙乐享天伦,却毅然挑起了县老促会会长的重担。

苏桂珍知道老促会是个政治性很强的社会团体,干什么,怎么干?成了压在她心头的重石。

她四处联系 —— 找到了办公地点,县供销联社原来放杂物的仅有一间半的小屋,空闲面积不足一平方,简直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没有,又找来几张破旧不堪的办公桌,便成了老促会的“落脚之地”。

她连续奔走 —— 动员了同样不甘寂寞的几个老同志,凑成了老促会的“基本班底”。

她东挖西找 —— 凑成了几千元钱,凑成了老促会的“原始积累”。

摸着石头过河,先干起来再说,没有犹豫没有彷徨,她唱起了老促会的开场戏。

威县是棉花大县,素有“冀南棉海”之称,有五分之四的耕地常年种棉花。多年来,棉农们既有棉花种植的经验,更有种棉发家的热望。可是,由于不注重品种更新换代,已大面积出现品种老化,品质衰退,产量下跌的现象。但由于对外面世界的封闭,对新品种缺乏认知,更不会鉴别小贩们兜售的所谓“新品种”。

苏桂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朴素深厚的百姓情结,使她决心为群众引进真正的优种。她到科研单位找专家,到大专院校找教授,奔北京,去山东,赴新疆,不仅引来了棉花,也引来玉米、山药优种。

新品种引来了,苏桂珍坚持“不求高价,只求惠农”的原则,在全县找出几个典型村,靠示范户引领,用效果展现,让产量说话,使棉花得到了大丰收,棉农得到了大实惠。

种子赢得了市场,苏桂珍也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威县有53万人口,人均耕地不到一亩半。工业相对落后,服务业更不发达。外出淘金就成了青年人的“首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为农民搭建一个外出务工的平台,便成了苏桂珍与老促会的又一个动作,“威县劳务输出职业介绍所”应运而生。

奔波,再次的奔波。去北京,去天津,去山东,去江苏,走了大半个中国。吃小摊,住小店,赶夜路,几乎成了苏桂珍的家常便饭。三年的时间,为威县青年农民找到了800多个岗位。“找不到工作,去找职介所;要不回钱来,去找老促会;产生了纠纷,去找苏会长”。几乎成了当时青年农民工们的口头禅。别人一个电话,她就千里奔波。苏桂珍真的成了八百多个农民工的娘家人。

苏桂珍输出的务工青年到底有多少,不好统计……

苏桂珍培养的这些务工青年们,又有多少人回乡二次创业,更不好统计……

威县自古就有一种“皮如玉,瓤如脂,籽如珠”的西瓜,—— 三白瓜。外观白润,体型硕大,瓤肉爽口,汁液丰富,风味独特。乾隆下江南尝过无数珍果异僎,惟有在吃三白瓜的时候,贪婪地忍不住一口再口三口,从此三白瓜成为贡品。据《本草纲目》记载:其瓜瓤甘、淡、寒、无毒、消烦止渴、解暑热、疗喉痹、宽中下气、利下水。皮甘、无毒,对口、舌、唇生疮有极佳的疗效。

三白瓜耐储存,秋天摘下来,就是搁到农家的粮食屯里,也能皮不皱、味不变、瓤不泻,如储存得当,到来年清明仍可食用。

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口感风味,应该蕴有无限的商机。但由于缺乏“王婆”。瓜农们只能守着金饭碗空叹息。如此玉瓜,竟也成了“嫁不出去的姑娘”。把三白瓜推出去,让瓜农的腰包鼓起来,便成了苏桂珍们要干的又一件大事。

苏桂珍当起了“王婆”。

聘请专家对三白瓜进行了地理优势论证。威县为淤积平原,虽沙壤瘠薄,但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等元素丰富。独特的地质,丰富的光照,近于自然的生态,是珍瓜异果得天独厚的生长之地。

申请国家权威部门对三白瓜进行品质检测。给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检测,各种氨基酸均高于普通西瓜;经国家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鉴定,三白瓜富含18种氨基酸和13种微量元素,高硒,还具有一般西瓜所没有的防癌、抗癌、抗衰老功效,是瓜菜中罕见的保健、药用佳品。

聘请2名高级农艺师进行技术指导,对三白瓜品种进行提纯。生产过程严格按照《威县无公害三白西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操作,质量符合《ny5112002无公害西瓜产地环境条件》,经主管部门按照无公害瓜菜标准检验合格后上市销售。

对三白瓜进行了商标注册。先后注册了国家工商总局证明商标,河北省名优特效产品商标。威县三白西瓜经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质已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产品品质鉴评报告。在第五届(廊坊)北方农副产品暨农业技术交易会上被评为名优农产品。

成立了甲琳三百西瓜专业合作社。生产、宣传、销售一条龙,解除瓜农的后顾之忧。在继承原种植技术的基础上,在品种上,好中选优;在面积上,精选基地;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使三白瓜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加快三白西瓜发展和提高三白瓜品质的开发建议,完善了县、乡、村专业合作组织和服务体系,并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条,开发保健功能性饮料和绿色食品西瓜酱。

坚实有力的步伐,历史空前的做法,使威县的三白瓜,广销国内,甜遍万里,成为威县瓜农致富之源。

为抢救红色资源,她旋风般奔波,为撰写党史书稿,她钉子般端坐,“苏桂珍精神”成为激励全县干部群众前进的不竭动力

威县是“冀南首府”。上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就在全县广泛传播,较早地建立了党的组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既是革命前沿,又是坚实红色后方。冀南区党政军机关曾长期在此驻扎。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陈赓、杨秀峰、宋任穷、陈再道、吕正操等老一辈革命家更是在这里长期运筹帷幄,指挥了许多著名战役。

富有爱国主义和革命斗争传统的威县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威县曾被定为抗日试验县,并被评为抗日模范县。

这里有3 500多名干部南下。有1.35万名青年参军,“妻送郎、父送子”一幕幕场景感天动地,有2589名烈士为国捐躯、有5856名干部战士终身残疾。

在严酷的革命战争中,更有多名威县儿女迅速成长。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任仲夷、中国两弹一星的奠基者刘杰等多名高级干部,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

威县有丰厚的红色资源。深入调研使苏桂珍感到,许多亲历血与火的老党员、老革命家相继离世。如果抓不好威县党史的抢救工作,不仅是愧对革命先烈和先辈,也会留下“历史性的遗憾。”

为此,自20097月开始,威县老促会开始了抢救、挖掘、整理威县革命斗争史的工作。

苏桂珍带领几个近七十岁的老人,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不管寒风凛冽,不顾酷暑难耐,把枯燥的工作演绎成追赶时间的竞赛。

走南闯北去采访。南到云南北到黑龙江,循着当年南下干部的足迹,踏着当年北上干部的脚印。从青藏高原到黑龙江畔,从新疆边塞到东南沿海……尽管人员众多,居住分散,尽管有部分人员已经作古,尽管资料搜集工作困难重重,但却更加激起了他们的豪情。

为了搜集挖掘历史资料,他们还走遍县内十六个乡镇100多个村庄,访问量达一万人次,行程数万公里,共翻阅党史书籍215本,查阅相关档案327卷,组织召开专家、老干部座谈会20余场,摘录资料11万多字,整理口述资料20余份,发出函访信件70余封,与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党史部门联系150余次。

在漫长而艰难的采访挖掘过程中,在这支虽然精神矍铄但已步履蹒跚的队伍中,苏桂珍始终坚持在领跑。为了一个线索,有时要找几十个人;为了印证一个时间,有时要跑上百公里;为了一张旧照片,她曾于深夜赶赴北京;为了整理资料,她更是钉子般端坐在书桌旁,屏息凝神,奋笔疾书,多少次采访,她牙疼难奈手托腮,嗓子沙哑说不出话。肾肌瘤手术后,她躲进病床上的被子里,瞒过家人偷着整理资料;就连老母亲病故,她也是料理完丧事就急匆匆赶回工作岗位。

紧张而劳神的工作,使苏桂珍们的身体程度不同地出现了“问题”。主编史作杰年逾七旬,由于通宵达旦的修改书稿,人瘦了一圈,视力更是骤然下降,不得已到医院做了白内障手术。王华君身患多种疾病,经多次劝说,在医院做了支架手术后,很快又回到工作岗位。

通过近三年锲而不舍的拼搏,分别于201010月、20117月、201211月相继出版了《红色的土地,英雄的人民 —— 冀南首府威县革命斗争纪实》,《中共威县历史(1929 1949)》第一卷,《光耀青史》--威县革命老干部简历集录,共三部书,近百万字,并筹建了“冀南党史展览馆”。

为运用党史资源,弘扬老区精神,激发干部群众革命激情,苏桂珍又带着老促会的同志们,开始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活动。

开展大型纪念活动。为纪念建党70周年,201171日他们在威县人民广场举行了《红色的土地,英雄的人民》《中共威县历史》第一卷首发仪式,冀南党史展览馆开馆仪式,中共威县历史图片展首展仪式。省市县有关领导、革命老干部子女代表以及各界群众共2000余人前来观瞻,全县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弘扬老区精神的热潮。

编辑出版了《光辉历程》专刊;聘请韶山毛泽东纪念馆首任馆长、西安解放军政治学院马玉卿教授,举办党史知识讲座;组织以歌颂党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诗歌朗诵和演讲比赛,举办党史知识竞赛,发放党史书籍6500余册。

普及党史知识。在电视台、党政网站,开设了“威县党史”专栏。特别是把《红色的土地,英雄的人民》、《中共威县历史》一书,作为全县青年干部培育工程、中小学校的必读教材,实现了党史知识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产生了感染人、启迪人、激励人的绝佳效果。

一石激起千层浪,苏桂珍的精神,感动了威县。威县县委印发红头文件号召全县干部群众向老促会学习,向苏桂珍学习。

做给农民看,带着群众干,在老促会会员的拼搏下,冀南荒漠呈现出最新最美的图画,秋月梨甜了老区人民,也甜了苏桂珍的心

地处老沙河故道的草楼村是著名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冀南行署就设在这里。杨秀峰、宋任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长期在这里运筹帷幄。边区医院、边区被胶厂、兵工厂、印钞厂等,也曾长期设在村中百姓家。

日伪军曾对草楼村进行过三次大扫荡,当时全村几乎所有青壮年都参加了八路军和各级抗日组织。

一个八百人的小村,就有六十多人被杀害,十二人血染沙场。有多少人护送过干部,有多少人抚养过伤员,不好统计,也无法统计,群众说他们自己也记不清了,因为都是一家人。

然而,当时的草楼村,苏桂珍看到的却是,“地里长满草,村里没有楼,光棍排成串,吃穿都发愁”。沉睡了几十年的老沙河故道依然荒草丛生,枯树零乱,黄沙弥漫,这里仍是全县最落后的“超级贫困村”。

苏桂珍把这个英雄村庄的事迹,把这个老区村庄的贫穷状况,及时向市老促会和县领导进行了汇报。

市委副书记张平、市老促会名誉会长连振经,率领市直八个部门的领导,来到这里现场办公,当下议定了七项帮扶措施,先后为村里投入460万元。将村里的主要街道,以及该村通往106国道共5.8公里的乡间路修成了;新打的机井出水了;防渗管道连接了;联村饮水工程完工了;一栋130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二层教学楼也拔地而起,草楼村有史以来面貌大改观。

草楼村的出路在哪里?冀南荒漠怎样变成绿洲?苏桂珍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她不惜奔波万里,东奔山东,西进陕西,悉心调研,并请专家反复论证,寻觅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终于决定引导群众大规模的种植秋月梨。

秋月梨,产自日本的秋月县,其“型如蟠桃,甜如蜂蜜,脆如冰凌”,进入盛果期,亩产可达8000多斤,每斤能卖到10元左右。

然而,由于贫穷,人们的忧患意识就更为严重。面前明明是一片坦途,但心里依然敲着小鼓,不敢迈出那怕一小步。

“喊着让人干,不如做给人们看!”苏桂珍一拍大腿。“趟出路子来,做出样子来,群众才会跟我们上!”苏桂珍笑称老促会要实行的是“示范引导型”工作法。

苏桂珍动员老促会和老科协的部分成员共集资90万元,借贷45万元,在草楼村租地300亩,创建了秋月梨示范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村民们看到苏桂珍一班人不怕风险,又看到园区里梨树枝繁叶茂,长势喜人,纷纷加入到梨树种植行列中来。

头一年园区种植100亩,群众跟进种植200亩。

第二年园区种植100亩,群众跟进种植300

第三年园区种植达到300亩, 群众跟进种植达到2000亩。

苏桂珍还聘请了林业技术人员,按生产环节来园区进行技术指导,组织果农同园区人员一道听专家实地讲解。园区做一步,果农跟一步,实行高点起步,科学管理。实行了最先进的林果管理模式—— 网架结构,纺锤树型。

老促会的优质梨示范园,从2013年开始,初见成校。300亩梨园收了2万斤,最大的梨果2.6斤,林下经济也收获颇丰,仅优质谷就收了3万斤。园区还把购置的优质苗木,优先平价售给村民。同时还种植了霜红桃、黑玉米等23个新品种。

三年间草楼村人均一亩果林,5年后进入盛果期,人均年至少增收一万元。园区,经过近三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全县农业结构调整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成为西沙河梨产业带的领头雁。

仿效,使村民们纷纷参加到秋月梨的种植行列。

辐射,使周边村们也加入到秋月梨的种植队伍。

高公庄乡政府安排了附近6个村庄连片栽种5000余亩。

县委县政府以草楼村示范园区为中心,创建了西沙河两岸纵贯百里的10万亩优质果林带。十多个外地客商也来这里投资梨产业。一条蔚为大观的梨产业走廊已具雏型。

为解决群众在种植技术上的难题,苏桂珍又聘请河北省经济林首席专家、原省林业厅副厅长曲宪忠为威县林果种植顾问。

为让果农吃“定心丸”,苏桂珍把果农组织起来,成立了果林合作社,所有会员实行“五统一”和“五化”管理方式,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培育市场经纪人队伍,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管理的难题。

园区所释放的能量,已有力推动了全县梨产业的发展,看到老沙河经济林良好的发展势头,县委、县政府再出重拳,修建了贯穿四个乡镇八十多个村庄的梨园公路。

这是一条集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绿色走廊。百姓们说,这是一条由苏桂珍开拓的让千万个梨农致富的金光大道。

又一个春天到了,昔日白茫芒的荒野里,绿荫掩映,梨花堆雪,蜂飞蝶舞,鸟语花香,甜丝丝的果香沁人心脾,果农们的心醉了,苏桂珍的心也醉了。

 


 
关于我们
老区概况
会长致辞
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河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 河北扶贫开发办公室   冀ICP备11006963号
技术支持: 河北卓越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1504号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