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旅游

  今天是:
2009年6月9日星期二
欢迎访问河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网站
新闻查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促进会通讯

一座丰碑叫“无我”

 
信息来源: 老促会   发布人: 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3-03-04 12:41:30

 ——访张翠屏之子赵海清

郝洪喜

张翠屏是我省十大爱国拥军模范,她那近乎传奇的故事早有耳闻,并使我产生了有机会一定要亲眼见一见“冰儿”的愿望。去年10月的一天,我终于有机会采访了他。

赵海清,今年68岁,原在兴隆县平安堡铁厂当工人。退休后和老伴一起生活。谈起他的母亲张翠屏,他对我进行了滔滔不绝地深情讲述。他那充满兴隆革命老区乡音的话语,使我们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仿佛又回到了70年前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

为八路带路,冰川里生下“冰儿”

张翠屏,1906年出生于河北省兴隆县五指山区蘑菇峪转山子村,是迁(西)遵(化)兴(隆)联合县地下交通员朱殿坤的妻子。因为她待人热情,快人快语,干活麻利,所以村里人都叫她“麻利嫂”。

1943年初,时任冀东军分区司令员的李运昌率八路军干部战士300多人战斗在位于兴隆县雾灵山东南方的五指山抗日游击根据地。121日傍晚,五指山区狂风怒吼,雪花纷飞。李运昌司令员带领的部队在五指山东麓的达峪村布置好有关事项后,准备动身转移。这时,李司令员突然接到一封“鸡毛信”:敌人已探知部队踪迹,日本关东军第108师团和热河讨伐大队约7000多人正奔袭而来,情况万分紧急,必须迅速转移!而此时最熟悉当地情况的八路军地下交通员、张翠屏的丈夫朱殿坤正赶往其他地方送信……

情急之中,已经怀有七八个月身孕的张翠屏挺身而出,她要亲自给李司令员带路突围。李运昌见此情景非常犹豫:“大嫂,你这身子行吗?”张翠屏却坚定地说:“没事儿,我还没到生的时候,我们山里人身子骨硬朗,快别婆婆妈妈的啦!”于是,张翠屏便带着部队钻沟、爬坡,翻山越岭,艰难地来到只有张翠屏和她的丈夫朱殿坤知道的一个大石崖(也叫“大石憋砬”)下。

只见这个大石崖有数十丈高,光溜溜的看上去简直无法攀蹬。张翠屏拿出随身带来的绳子,又让战士们解下绑腿连接在一起,她熟练地手抠、脚蹬着石砬缝儿,独自爬上了崖顶,然后又把绳索一头拴在一棵大松树上,另一头抛下了峭壁。三百多指战员分成两队,双手攥紧绳索,双脚蹬着峭壁,一个接一个艰难地攀登上了“大石憋砬”,把大批的日伪军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当张翠屏带领着部队下了“大石憋砬”,又翻越了一道山梁,来到黑河谷底,刚刚踏上一溜冰川时,她忽然感觉一阵肚子痛,然后呻吟一声便倒在了冰川上。不一会儿,就从她的身下发出了“呱呱”的婴儿啼哭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在山谷中回荡。人们都惊呆了!李运昌司令急忙叫战士们迅速围成一圈儿人墙,挡住寒风,临时“搭成”了一个特殊的“产房”。在这个特殊的“产房”里,张翠屏一口咬断了婴儿的脐带,然后几名战士赶忙用大衣把婴儿裹得严严实实,抱在怀里。与此同时,又有几名战士很快做成了一个临时担架,用三条被褥将张翠屏裹盖好,抬着她向前面的一个村子走去。

拂晓,部队终于脱离了险境。张翠屏和她的婴儿被安置在一个“堡垒户”家中。

早饭后,李运昌司令员便拿着红糖、白面和鸡蛋来慰问张翠屏娘儿俩。看到母子都平安无事,身经百战的李司令员如释重负。回想拂晓发生的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李司令员既激动又内疚。他动情地对张翠屏说:“大嫂,真对不起,因为我们,让你们娘儿俩受了这么大的苦。我代表军分区的指战员们谢谢你!”

这时,只见躺在炕上的张翠屏急忙坐起来说道:“司令员,这没什么!没有共产党、八路军拼死拼活地打小日本儿,哪有我们受苦人的今天呀。要说感谢,我和乡亲们更该感谢你们呢。还是请您给我这个冻不死的”小要帐鬼儿“起个名子吧!”

李司令员倒背着手,一边踱着步,一边思索着给这个孩子起个什么名字更合适。不一会儿,只见他抚摸着婴儿的小脸蛋儿对张翠屏说:“大嫂,孩子是在冰川上生的,我看就叫‘冰儿’吧!”

“中!中!我看这个名起的挺好的,就叫冰儿吧!”于是,“冰儿”这个极具特殊意义的名字便诞生了。

尘封的欠条儿见真情

自从张翠屏为八路军带路突围脱离险境以后,由于有坏人告密,日伪军经常来五指山区搜查曾经给李运昌带路的人。为躲避风险,母子俩经常东躲西藏,甚至连“冰儿”的名字也不敢叫,只好给孩子临时又起了个名字叫“胡林子”。更让人痛心地是,1945419日,孩子的父亲、共产党员朱殿昆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途中不幸被日本鬼子围住,为了不泄露党的秘密,他硬是把“鸡毛信”吞进肚子里,没有人性的日本鬼子竟然用刺刀挑死了他。不久,张翠屏也在为给部队转移藏在家里的10箱子弹药时,最后累得吐了血。更难能可贵地是,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娘儿俩实在维持不了生活,只好搬到距老家200多里的鹰手营子荒地沟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而一次也没有向地方政府和已经在北京工作的李司令员要照顾。

1982年春,张翠屏病重,自知将不久于人世,终于向伺候在病床前的“冰儿”朱海清和儿媳妇讲述了从未讲过的家史。

看到脸上挂满泪花的儿子、儿媳妇听得很认真,张翠屏又使尽力气,一左一右紧紧握住儿子和儿媳妇的手再一次嘱咐说:“让你们知道你爸、你妈这辈子都做过什么事,不是让你们拿这些事去瞎吹乎,去摆功。打小日本儿时我们做这些事是应该的,如果你们后辈子人再向政府去讨要什么那就不对了。你们听明白了吗?”两个孩子都对着母亲深深地点了点头。说到这,她又嘱咐说:“北京的李司令员是给国家做大事的人,你们绝不能给李司令员和政府添一星半点的麻烦!”看到孩子们连连地点头答应,张翠屏的脸上露出了宽慰的笑容。时隔不久,便永远地告别了人世。享年75岁。

当村干部和乡亲们帮助“冰儿”朱海清料理母亲张翠屏的丧事时,无意间在张翠屏曾经使用过的一个衣柜底下发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小黑木匣子。奇怪地是,这个小黑木匣子既没有钌铞也没有锁,谁也不知道怎么开,老人家生前也没跟任何人说过。大家都恨不得马上看个究竟,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开锁的办法。最后,只好把黑木匣子用斧子劈开。

当黑木匣子被劈开以后,在场的人都愣了:小黑匣子里哪有什么金银财宝?里面只有两件东西:一件是用油皮纸包着的一张已经破旧的画儿,另一件是用牛皮纸包着的一捆大小不等、颜色不一的旧纸条儿。

因为“冰儿”朱海清从小就没有文化,村里有文化的人上前把破旧的画儿凑起来细看,原来是张翠屏的丈夫朱殿坤当年在担任地下交通员时使用过的交通路线图。那一捆大小不一的旧纸条儿,都是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游击队和县、区工作人员在朱殿坤、张翠屏家吃饭时打的欠条,粗略合计,大约有7000多斤。

自从194910月全国解放以后至五十年代初,县政府确实多次发过公告,凡是家中有此类欠条的乡亲们都可以到所在地政府民政部门兑换小米。但是,张翠屏却没有这样做,她一直默默地珍藏着这些欠条,也从没有向儿子和儿媳透露过这件事。

但令人遗憾地是,那张弥足珍贵的“交通图”和那一张张欠条并没能保存下来,而是根据当地的习俗,把它们连同小黑木匣子以及其他随葬品一起全都给老人家“带”(烧)到天堂里去了……

张翠屏的事迹感动了承德,感动了河北。许多人感叹不已,称她是隐在大山深处的中华女杰,是熠熠发光的“雾灵明珠”!2007年,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2周年之际,张翠屏和其他著名的英雄人物一起,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河北省“十大爱国拥军杰出人物”。

 
关于我们
老区概况
会长致辞
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河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 河北扶贫开发办公室   冀ICP备11006963号
技术支持: 河北卓越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1504号

          总访问量